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87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打印机构:安装于主体机构上,打印机构用于进行多孔陶瓷材料的3D打印成型;运送机构:安装于主体机构上,运送机构用于移送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运送机构包括多个运送轴及用于驱动多个运送轴转动的驱动组件;烧制机构:安装于主体机构的一侧,用于接收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并进行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通过运送机构将打印和烧制过程一体化,采用一个机器完成两个步骤,避免人工移动打印出的材料时发生意外。料时发生意外。料时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维立体打印机,也称三维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设备,其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现在在多孔陶瓷领域也运用上3D打印技术,其将原料通过打印笔挤出进行打印。
[0003]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依然存在着缺陷,例如:
[0004]现有的大部分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种类少样式单一,多采用两个步骤,分别是打印和烧制,这两个步骤需要分别在两个设备上完成,打印完成后,一般通过人工移动打印好的模型,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跌落或者手持时易发生损坏、变形,无法实现稳定的移送,而且如果在此过程中掺入外界环境的杂质较多易导致烧制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控制箱和打印托盘,所述底座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柱,前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柱上端连接有横板,还包括:
[0007]打印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上,所述打印机构用于进行多孔陶瓷材料的3D打印成型;
[0008]运送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上,所述运送机构用于移送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多个运送轴及用于驱动所述多个运送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0009]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用于接收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并进行烧制。
[0010]本技术通过将烧制机构设置于打印机构的一侧,然后通过运送机构将3D打印好的模型平稳送入烧制机构中进行烧制,避免了人工移送可能发送意外及引入外界杂质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动化移送减轻了人工劳动负担。
[0011]具体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前后移动柱、前后移动块、左右移动块、打印笔、左右移动柱、上下移动柱、上下移动块、放置柱,所述前后移动柱固定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横板之间,所述前后移动柱上活动连接有前后移动块,所述前后移动块横向连接有左右移动柱,所述左右移动柱上活动连接有左右移动块,所述左右移动块上固定有打印笔,所述底座上活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上下移动柱,所述上下移动柱上活动连接有上下移动块,所述上下
移动块的侧部固定有放置柱,所述打印托盘放置于所述放置柱,所述打印托盘位于所述打印笔下方。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打印笔在水平面内的移动以及打印托盘的在3D打印过程中的位置下移,通过打印笔和打印托盘的位移配合实现多孔陶瓷材料的3D打印。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打印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所述上下移动块下方。限位挡块用于限制上下移动块向下移动的位置,从而对打印机构和打印托盘进行保护。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多个运送轴位于所述打印托盘下方,所述驱动组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箱,所述运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置柱两侧的运送固定板,所述多个运送轴对应转动连接于所述运送固定板。通过将多个运送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运送固定板对运送轴进行支撑安装,同时运送固定板不会对放置柱的下移造成影响,从而可以使得放置柱下移至位于运送轴之间,从而将3D打印好的多孔陶瓷模型稳定放置于运送轴上便于进行传送。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运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挡块,所述固定挡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打印托盘远离所述烧制机构的一侧。为了避免运送轴出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反转导致运送轴将多孔陶瓷模型传送至外部,通过设置固定挡块可以对其进行阻挡限位,使运送轴空转,从而避免多孔陶瓷模型被传送至装置外侧。
[0015]具体的,所述烧制机构包括小型微波窑炉,所述小型微波窑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小型微波窑炉上开设有窑炉门,所述窑炉门位于所述多个运送轴移送方向的末端,所述小型微波窑炉的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底轴,所述支撑底轴和所述多个运送轴同向设置。通过将窑炉门正对运送轴移送方向,以及在小型微波窑炉内设置与运送轴同向的支撑底轴,从而可以将3D打印的多孔陶瓷模型送入小型微波窑炉内预定位置,方便关闭窑炉门后直接进行烧制操作。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正挡板、侧挡板,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烧制机构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正挡板。通过防护机构将主体机构进行封闭防护,保证了3D打印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外界干扰。
[0017]本技术的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通过运送机构将打印和烧制过程一体化,采用一个机器完成两个步骤,避免人工移动打印出的材料时发生意外。具体来讲,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通过打印机构的前后移动柱、前后移动块、左右移动柱、左右移动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打印笔在水平面内的移动,通过上下移动柱和上下移动块的配合实现了放置柱上的打印托盘的上下移动,通过上述配合实现了多孔陶瓷材料的3D打印工作;同时利用限位挡块也防止上下移动块向下移动过位与底座相接触,避免了放置柱及打印托盘、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损坏。
[0019]2.本技术通过运送机构的运送轴将3D打印好的材料进行移动,可以达到稳定传送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人工移送可能造成模型损坏或与外界杂质过多接触影响多孔陶瓷烧制结果的问题;而固定挡块可以避免由于失误或故障使得运送轴反转、导致将打印好的材料模型传送至装置外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
[0020]3.本技术通过烧制机构底部设置的支撑底轴在多孔陶瓷材料模型传送至小型微波窑炉内后,在运送机构的推动下转动将多孔陶瓷材料模型移送到小型微波窑炉内适
当位置,无需调整方便直接进行下一步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打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1、主体机构;101、底座;102、支柱;103、控制箱;104、横板;105、打印托盘;2、打印机构;201、前后移动柱;202、前后移动块;203、左右移动块;204、打印笔;205、左右移动柱;206、限位挡块;207、上下移动柱;208、上下移动块;209、放置柱;3、运送机构;301、驱动组件;302、运送轴;303、运送固定板;304、固定挡块;4、烧制机构;401、小型微波窑炉;402、窑炉门;403、支撑底轴;5、防护机构;501、正挡板;502、侧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底座(101)、控制箱(103)和打印托盘(105),所述底座(101)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柱(102),前后侧的两个所述支柱(102)上端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横板(1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机构(2):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1)上,所述打印机构(2)用于进行多孔陶瓷材料的3D打印成型;运送机构(3):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1)上,所述运送机构(3)用于移送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所述运送机构(3)包括多个运送轴(302)及用于驱动所述多个运送轴(302)转动的驱动组件(301);烧制机构(4):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一侧,用于接收3D打印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并进行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构(2)包括前后移动柱(201)、前后移动块(202)、左右移动块(203)、打印笔(204)、左右移动柱(205)、上下移动柱(207)、上下移动块(208)、放置柱(209),所述前后移动柱(201)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横板(104)之间,所述前后移动柱(201)上活动连接有前后移动块(202),所述前后移动块(202)横向连接有左右移动柱(205),所述左右移动柱(205)上活动连接有左右移动块(203),所述左右移动块(203)上固定有打印笔(204),所述底座(101)上活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上下移动柱(207),所述上下移动柱(207)上活动连接有上下移动块(208),所述上下移动块(208)的侧部固定有放置柱(209),所述打印托盘(105)放置于所述放置柱(209),所述打印托盘(105)位于所述打印笔(204)下方。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薇赫家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