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78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包括转轴、转动环、弹性件及齿轮,所述转动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开设有转动空间,所述齿轮设置有突伸至转动空间内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的两侧分别经由弹性件与转动空间的两相对侧壁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抵触部、转动空间和弹性件的协同配合,使得齿轮能够自动校正,保证齿轮与齿条能够顺畅、稳定地啮合传动,避免齿轮出现卡死的现象。现卡死的现象。现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动结构有很多,其中,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是其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传动结构。当齿条与齿轮从分离状态转变成啮合状态时,齿条的端部刚开始与齿轮接触时,经常会出现齿条的齿顶与齿轮的齿顶抵触的问题,而导致齿条与齿轮无法正常啮合,从而出现卡死的现象。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包括转轴、转动环、弹性件及齿轮,所述转动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开设有转动空间,所述齿轮设置有突伸至转动空间内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的两侧分别经由弹性件与转动空间的两相对侧壁弹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空间的数量和抵触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抵触部分别与多个转动空间一一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经由连接键与转轴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啮合自校正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触部的一侧和转动空间的一侧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抵触部的两侧均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空间的两相对侧壁均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突伸至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突伸至第二安装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经由锁固件锁固于转轴。
[0012]进一步地,多个转动空间围绕转动环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多个抵触部围绕齿轮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经由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抵触部、转动空间和弹性件的协同配合,使得齿轮能够自动校正,保证齿轮与齿条能够顺畅、稳定地啮合传动,避免齿轮出现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转轴;12、转动环;121、转动空间;122、第二安装孔;13、弹性件;14、齿轮;141、抵触部;142、第一安装孔;16、连接键;17、基座;18、锁固件;1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包括转轴11、转动环12、齿轮14及多个弹性件13,所述转动环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套设于转轴11外并与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12开设有转动空间121,所述齿轮14设置有突伸至转动空间121内的抵触部141,所述抵触部141的两侧分别经由一个弹性件13与转动空间121的两相对侧壁弹性连接,所述齿轮14、转动环12和转轴11同轴设置。
[0022]本实施例以转轴11与转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为例进行说明,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11转动,齿轮14用于与齿条啮合。在实际应用中,齿条与齿轮14处于分离位置,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11连带转动环12同步转动,由于齿轮14的抵触部141经由弹性件13与转动环12弹性连接,所以转动环12能够经由弹性件13带动齿轮14同步转动,此时转轴11、转动环12和齿轮14同步转动,当齿条朝靠近齿轮14方向移动,直至齿条能够与齿轮14啮合传动,转动的齿轮14会带动齿条移动。在齿条与齿轮14刚开始接触时,正常情况下,齿条与齿轮14准确啮合传动,实现正常啮合传动;但在非正常情况下,齿条的齿顶与齿轮14的齿顶抵触,齿条与齿轮14此时无法正常啮合传动,随着齿条的移动,齿轮14受到齿条的作用力,使得齿轮14的抵触部141压缩其一侧的弹性件13并在转动空间121内转动,从而使得齿轮14能够相对转动环12和转轴11转动,进而使得齿轮14能够自动校正,直至齿轮14与齿条准确啮合传动,与此同时,转轴11带动转动环12继续转动并压缩抵触部141另一侧的弹性件13,直至转动环12的转动空间121的一侧壁与抵触部141的一侧壁抵触时,转动环12带动齿轮14正常转动,转动的齿轮14带动齿条移动。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抵触部141、转动空间121和弹性件13的协同配合,使得齿轮14能够自动校正,保证齿轮14与齿条能够顺畅、稳定地啮合传动,避免齿轮14出现卡死的现象。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空间121的数量和抵触部141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转动空间121内具有两个弹性件13,多个抵触部141分别与多个转动空间12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多个转动空间121围绕转动环1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多个抵触部141围绕齿轮14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该结构设计,使得齿轮14的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了齿轮14自动校正和传动的稳定性。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12经由连接键16与转轴11连接;该结构设计,便于转动环12与转轴11的连接,保证了转动环12与转轴11能够同步转动,避免转动环12与转轴11打滑。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啮合自校正结构还包括基座17,所述转轴11与基座17转动连接;基座17对转轴11进行支撑,便于将转轴11安装在外部结构上,也能够保证转轴11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触部141的一侧和转
动空间121的一侧壁连接。弹簧的结构简单,拆装和维护便捷,成本低,弹性好,使用寿命长,保证齿轮14能够正常地自动校正。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部141的两侧均凹设有第一安装孔142,所述转动空间121的两相对侧壁均凹设有第二安装孔122,所述弹性件13的一端突伸至第一安装孔142内,所述弹性件13的另一端突伸至第二安装孔122内。该结构设计,便于对弹性件13进行安装和固定,提高了弹性件13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12经由锁固件18锁固于转轴11;优选地,所述锁固件18为螺栓,所述螺栓与转动环12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端部与转轴11抵触,以将转动环12锁固在转轴11上。该结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转动环12与转轴11牢固地连接,确保转动环12与转轴11能够同步转动。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1经由轴承19与基座17转动连接;该结构设计,提高了转轴11的转动稳定性。
[0030]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003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转动环、弹性件及齿轮,所述转动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开设有转动空间,所述齿轮设置有突伸至转动空间内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的两侧分别经由弹性件与转动空间的两相对侧壁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空间的数量和抵触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抵触部分别与多个转动空间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经由连接键与转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合自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自校正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合自校正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盛贺于波倪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