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552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雷接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以改善现有接地降阻产品降阻见效慢、不稳定、不安全、腐蚀性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馈电连接棒、导电极本体和一个渗透电极组成,其中,馈电连接棒引线连接端呈L形结构,馈电棒极芯穿入导电极本体并与渗透电极连接,导电极体采用石墨和石油焦碳材料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接地降阻产品作对比试验证明:接地电阻可减少30%左右,而且导电极体的材料物理性稳定,不腐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接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渗透电极 用石墨和石油焦碳为主料做导电极板的导电接地模块。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出之前,防雷接地产品在国内外已广泛使用,这些产品主要包括1) 普通地网以金属导体如角钢、圆钢、钢管、铜棒、铜网等 为主,是至今主要的接地手段,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接地寿命短、稳 定性差,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使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2) 铜包钢接地棒接地效果优于钢材,但价格高,施工复杂, 在野外无人职守的地区使用会容易被盗。3) 接地降阻剂的降阻效果好,90年代使用较多,近年发现有些 生产厂的产品腐蚀性很大,大大减低了地网使用寿命。4 )电解离子接地系统利用导体内部的化合物的吸水性及离子渗 透性,使整个系统能够长期处于离子交换的状态中,半年至一年内达 到稳定值。缺点是造价高、见效慢、对主地网的腐蚀作用较大,其铜 电极容易被盗。5)普通的低电阻接地模块是以导电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 它由导电性好的非金属材料、和金属电极组成。而这种低电阻接地才莫 块寿命长、稳定性好。缺点是导电离子向外释放过程緩慢,降低接地电阻见效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以改善现 有接地降阻产品降阻见效慢、不稳定、不安全、腐蚀性大的缺点。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电 馈连接棒、导电极本体和渗透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中,馈电连接棒引线连接端呈L形结构,棒极芯穿入导电极体圓芯并与接地渗透极连 接,特别是L形接头更易于与引线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导电极本体呈圆柱形或长方形,其表面形成一 道道凹槽。这种凸凹不平的表面可大大增加散流面积。本技术所 述的渗透极呈球缺形结构,并与馈电连接棒接地端用螺栓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导电极本体采用石墨和石油焦碳材料组成。所采用的石油焦碳保障了较低的电阻及热膨胀系数,而且不会产 生腐蚀、材料物理性能稳定。本技术的降阻原理以垂直接地体为计算模型如图2以DMY型接地模块为例,理论上接地电阻为 i -Am^L + ^Mn! (1)式中p ,—降阻剂的电阻率,Q m; p2—原地层的最阻率,Q . m; l一垂直接地体长度,m; d—垂直接地体直径,m;d2—置换直径,m。当P,〈P"则式(1)改写为: <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2)故接地电阻减小的百分数为<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3)对于直径为0.01m、长0.8m的垂直接地体,当用DMY-3接地模块时替换,接地电阻减少27%。本技术与现有的接地降阻产品作对比试验证明 接地电阻可减少30%左右,而且导电极体的材料物理性稳定,不腐蚀。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技术降阻机理示意图。图中,馈电连接棒l,导电极本体2,渗透才及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馈电连接棒由①14镀锌钢棒做成 的极芯具有导流和固定模块的功能,L形的接头更易于与引线连接。 导电极板主料采用低电阻材料一石墨和石油煅烧焦碳,石油焦碳是原 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的过程,转化而成的产 品,焦碳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黑色块状(或颗粒),有金属光泽,焦碳的颗粒具多孔隙结构,主要的元素组成为碳,其余的为氢、 氧、氮、硫和金属元素。石油焦本身是不挥发性碳,挥发物和矿物杂 质(硫、金属化合物、水、灰等)。石油焦碳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的过程转化,经过135(TC的煅烧驱散其 挥发成分,含碳量大于95%,挥发性小于5%,硫含量小于1%。由于 其具较低的电阻及热膨胀系数,因此更适合做导电接地模块。渗透电极采用离子渗透材料,利用离子渗透性及吸水性,不断向 大地释放带电离子。并且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毛细原理实现 水分吸收和保留。通过潮解作用,将活性电离子释放到土壤中,与土 壤及空气中的水分作用,使整个系统能够长期处于离子交换的状态 中,促进离子向导体外部释放,以降低周围的土壤电阻率。权利要求1.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包括馈电连接棒、导电极本体和渗透电极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馈电连接棒连接端呈L形结构,棒极芯穿入电极并与渗透极电连接。2. 按权利要求1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导电极本体呈圆柱形或长方形其表面形成一道道凹槽。3. 按权利要求1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渗透极呈球缺形结构,并与馈电连接棒和导电极用螺栓连接。4. 按权利要求1 一种可渗透的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 电电极本体釆用石墨和煅烧石油焦碳材料。专利摘要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结构,本技术涉及防雷接地
,本技术的目的以改善现有接地降阻产品降阻见效慢、不稳定、不安全、腐蚀性大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馈电连接棒、导电极本体和一个渗透电极组成,其中,馈电连接棒引线连接端呈L形结构,馈电棒极芯穿入导电极本体并与渗透电极连接,导电极体采用石墨和石油焦碳材料组成。本技术与现有的接地降阻产品作对比试验证明接地电阻可减少30%左右,而且导电极体的材料物理性稳定,不腐蚀。文档编号H01R4/66GK201072810SQ20072008523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余莉娜, 杜忠东, 董晓辉, 袁明仁, 进 谭 申请人:武汉华瑞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渗透的导电接地模块,包括馈电连接棒、导电极本体和渗透电极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馈电连接棒连接端呈L形结构,棒极芯穿入电极并与渗透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东余莉娜董晓辉袁明仁谭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瑞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