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5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9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通过简单的构成使空气也流通于空气供应口侧的单体间流路来抑制蓄电池单体的温度波动,而能实现改善蓄电池的能量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具备:单体层叠体,在邻接的蓄电池单体之间具有单体间流路;底盘,配置于单体层叠体中沿着层叠方向的任一面侧;流入侧流路,配置于单体层叠体与底盘之间,连通于单体间流路;及,空气供应口,配置于流入侧流路中层叠方向的一端部,并供应空气至流入侧流路。底盘具有分支部,将从空气供应口沿着层叠方向流动的流入侧流路内的空气分支成多个流,与位于单体层叠体中的空气供应口侧的最端部的蓄电池单体相比,配置于更远离空气供应口的位置。离空气供应口的位置。离空气供应口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0001]本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在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体的单体层叠体中的邻接的蓄电池单体之间的单体间流路中,使得冷却用的空气流动。空气从层叠方向的一端部侧,被供应至沿着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的单体层叠体的一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3]由于沿着单体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供应的空气所流动的方向,与流动于单体间流路的空气的方向正交,因此,空气难以流入靠近流速快且直进性高的空气的供应侧的单体间流路。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中,在设置于单体层叠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管状的空气的流通流路内,分别设置具有坡度的分隔板。由此,将流通流路内的空气的静压均等化,使得空气也流入空气的供应侧的单体间流路,来抑制蓄电池单体的温度波动。
[0004]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中,在空气的供应口附近,为每个单体层叠体,新设置将部分空气朝向单体间流路分流的板状分流部。
[0005][先行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具备:单体层叠体,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在邻接于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的前述蓄电池单体之间具有单体间流路;底盘,配置于前述单体层叠体中的沿着前述层叠方向的任一面侧;流入侧流路,配置于前述单体层叠体与前述底盘之间,连通于前述单体间流路;及,空气供应口,配置于前述流入侧流路中的前述层叠方向的一端部,并供应空气至前述流入侧流路;并且,前述底盘具有分支部,所述分支部将从前述空气供应口沿着前述层叠方向流动的前述流入侧流路内的空气,分支成多个流,与位于前述单体层叠体中的前述空气供应口侧的最端部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相比,前述分支部配置于更远离前述空气供应口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中,前述底盘具有朝向前述单体层叠体且突出至前述流入侧流路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载沅鹿野浩史坂本纮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