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21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在超高压电缆三层共挤工序中,电缆连接效率低下,连接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连接端子A一端为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腔体,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直径小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一端设置有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外侧设置有通孔,连接腔内侧设置有连接卡口,连接卡口与连接腔直径相同,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大于连接腔的侧壁开口,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 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超压电缆生产时,为确保三层共挤交联生产线能连续生产,都 配有储线器,导体接头采用大功率电阻对接和钢套压接二种方式。电阻焊方式存在的缺点设备投资大,配置一台储线器和一台电焊接 机人民币在200万左右;焊接时需在短时间焊接好,因此对焊工的技术要 求高;操作麻烦,时间长,特别是在拉引线过程至机头时,需打断后重新焊 接或压接,增加工作量;不同规格的电缆不能对焊;焊接电能消耗大。钢套压接方式存在的缺点需配置一台储线器,价格在100万左右,防 止压接时间长会造成停机,无法连续生产;操作时压好钢套一端后,再压 另一端时,压机转动费劲且操作麻烦;拉引线过程至机头时,需打断后重 新压接或焊接,增加了工作量;不同规格不能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在超高压电缆三层共挤工序中,电缆连接效率低 下,连接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电缆端头 快速连接端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连接端子A —端 为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腔体,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直径小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端设置有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腔, 连接腔外侧设置有通孔,连接腔内侧设置有连接卡口,连接卡口与连接腔 直径相同,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大于连接腔的侧壁开口,连接头可嵌入连 接腔中。上述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 长度大于连接头直径,且连接腔的侧壁开口长度小于连接头直径。上述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头直径为连接柱 直径的1.2 2倍。上述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柱 直径。上述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作为优选,所述的腔体内壁设置有螺纹。 螺纹可以更有效的卡紧上述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作为优选,所述的腔体端口为喇叭状, 腔体端口直径大于腔体直径。当引线拉至机头需停机时,只要把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的端子A和 端子B进行脱卸即可,用时只要1分钟;机头装好后一套又马上可继续生 产,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縮短工作时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易,能脱能卸,操作自如,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使用安 全,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加快了生产进度,提高了现有设备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端子A主试图的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连接端子B主试图的剖面图中标号为1、腔体端口, 2、螺纹,3、连接腔,4、连接柱,5、连接头,6、连接卡口, 7、通孔,8、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为可互相活动连接的部件, 连接端子A—端为连接头5,另一端有腔体8,腔体内置于连接端子A中, 腔体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4,连接柱直径小 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端有腔体,另一端有连接腔3,连接腔外侧开 有通孔7,连接腔内侧开有连接卡口6,连接卡口与连接腔直径相同,连接 卡口的侧壁开口为连接腔的侧壁开口长度的1.1倍,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 中。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长度为连接头直径的1.1倍,连接头直径为连接 腔的侧壁开口长度的1. 1倍。连接头直径为连接柱直径的1.2倍。通孔直 径为连接柱直径1. 1倍。腔体端口 1为喇叭状,腔体端口直径大于腔体直 径。使用时,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中,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成为活动 连接的状态。当引线拉至机头需停机时,只要把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的端子A和 端子B进行脱卸即可,用时只要l分钟;机头装好后一套又马上可继续生 产,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縮短工作时间。实施例2:连接端子B的腔体直径与连接端子A的腔体直径不同,可分别连接不 同规格的电缆。连接头直径为连接柱直径的2倍。腔体内壁设置有螺纹2。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 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 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 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子A一端为连接头(5),另一端设置有腔体(8),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4),连接柱直径小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一端设置有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腔(3),连接腔外侧设置有通孔(7),连接腔内侧设置有连接卡口(6),连接卡口与连接腔直径相同,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大于连接腔的侧壁开口,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中。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长度大于连接头直径,且连接腔的 侧壁开口长度小于连接头直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头直径为连接柱直径的1. 2 2倍。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柱直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腔体内壁设置有螺纹(2)。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腔体端口 (1)为喇叭状,腔体端口直径大于腔体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本技术主要针对在超高压电缆三层共挤工序中,电缆连接效率低下,连接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连接端子A一端为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腔体,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直径小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一端设置有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外侧设置有通孔,连接腔内侧设置有连接卡口,连接卡口与连接腔直径相同,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大于连接腔的侧壁开口,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中。文档编号H01R4/56GK201243099SQ200820162310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昌其, 姚国军, 崔锡静, 楼利兴, 王福志, 虞永华, 郎冠军, 金国洪, 陈伟林, 陈华燕 申请人: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端头快速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A与连接端子B,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子A一端为连接头(5),另一端设置有腔体(8),腔体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柱(4),连接柱直径小于连接头直径;连接端子B一端设置有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腔(3),连接腔外侧设置有通孔(7),连接腔内侧设置有连接卡口(6),连接卡口与连接腔直径相同,连接卡口的侧壁开口大于连接腔的侧壁开口,连接头可嵌入连接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昌其姚国军王福志崔锡静金国洪陈华燕郎冠军虞永华陈伟林楼利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