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988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所述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所述上覆面隔离材料层包括上覆面隔离膜和设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一端的搭接边膜;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超强的撕裂性能,较强的抗穿孔性能,并且能与涂料层达到满毡复合,形成高强度、耐撕裂、抗穿刺的新型“一卷一布一涂”防水系统。防水系统。防水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一种以沥青为主体防水材料,并在沥青中加入SBS、IPP、APAO等改性剂,改善沥青的高温抗流淌性能和低温抗脆裂性能,得到改性沥青,然后将改性沥青涂敷于聚酯胎、玻纤胎或玻纤增强聚酯胎等中间层胎体的上下表面,并再覆隔离材料,卷曲制成的防水卷材。其中,中间层胎体起到沥青卷材骨架作用,赋予沥青卷材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强度延伸率。
[0003]中间层胎体的强度随着胎基的纤维量、厚度的提升而提升,目前常用最厚的聚酯胎其规格为310g/

,继续增加厚度会影响胎基的浸透,影响中间层密实性,以及影响中间层的防水功能。
[0004]以屋面防水为例,对于重要建筑防水工程,要达到I级防水,必须有二道防水材料设防,现在可选的方案主要为卷材+卷材、卷材+沥青涂料、涂料+增强层+涂料三种方案。
[0005]卷材+卷材方案具有双层保护,为最强组合方案,然而由于沥青卷材较高的耐热性能,卷材无论热熔施工还是自粘施工,卷材与基层的满粘施工均存在一定严格条件限制,实现困难。
[0006]卷材+沥青涂料方案,沥青涂料层缺少抗变形强度。
[0007]涂料+增强层+涂料方案,具有优异的抗变形能力,但操作麻烦,施工周期太长。
[0008]卷材与聚氨酯涂料复合施工方案,由于主体材料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粘接效果差,无法满足复合施工使用质量要求。
[0009]因此,为解决目前的防水系统难以达到Ⅰ级防水等级的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新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本技术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超强的撕裂性能,较强的抗穿孔性能,并且能与涂料层达到满毡复合,形成高强度、耐撕裂、抗穿刺的新型“一卷一布一涂”防水系统。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
[0012]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
[0013]优选地,所述无纺布为聚丙烯无纺布、涤纶无纺布或丙纶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丝直径为1

10μm,纤维铺网量按重量计规格为50

250g。
[0014]优选地,所述上覆面隔离材料层包括上覆面隔离膜和设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一端的搭接边膜。
[0015]优选地,所述上覆面隔离膜选自聚乙烯膜、细砂或矿物粒料,优选为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的软化点为100

115℃;所述搭接边膜选自聚乙烯膜。
[0016]优选地,所述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和/或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为高聚物改性沥青料;所述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厚度为0.4

1.2mm,所述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厚度为1.0

2.5mm。
[0017]优选地,所述中间增强体层的胎基为聚酯胎,所述中间增强体层的厚度为1.0

1.6mm。
[0018]优选地,所述中间增强体层的胎基为纵向加筋聚酯胎。
[0019]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系统,该防水系统包括涂料层和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020]优选地,所述涂料层为高强橡胶沥青涂料层或聚氨酯层,所述高强橡胶沥青涂料层为熔融成液态的高强橡胶沥青涂料层。
[0021]优选地,所述涂料层的厚度为1.3

1.7mm。
[002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下覆面增强层由无纺布取代常规卷材的聚乙烯膜隔离材料,可大幅提升卷材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抗穿孔性,且该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构可实现与涂料层复合应用施工,非固化涂料可浸透下覆面增强层,然后固化形成防水系统,打造出一种高强度、耐撕裂、抗穿刺的新型的“一卷一布一涂”防水系统。
[0024](2)本技术的防水系统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简便,快捷,施工效率高,可实现一遍施工成型,达到I级防水等级要求,施工节约人工成本,且冷粘施工,安全环保、节约能耗。
[0025](3)本技术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涉及下覆面增强层的开卷、烘干、表面活化处理工艺,保证下覆面增强层无纺布与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粘接,且下覆面增强层无纺布纤维丝间相互粘结作用,更有利于与涂料层复合应用施工的亲润粘接。
[0026](4)本技术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应用施工环境适用性强,可应用于屋面Ⅰ级防水工程、地下室底板预铺反粘防水系统,更适用于重要防水工程项目,特别是铁路、桥隧等防水工程。
[002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9]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2]1‑
上覆面隔离膜;2

搭接边膜;3

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4

中间增强体层;5

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6

下覆面增强层;7

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

涂料层;9

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
[0035]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
[0036]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无纺布为聚丙烯无纺布、涤纶无纺布或丙纶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丝直径为1

10μm,纤维铺网量按重量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聚丙烯无纺布、涤纶无纺布或丙纶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丝直径为1

10μm,纤维铺网量按重量计规格为50

25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面隔离材料层包括上覆面隔离膜和设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一端的搭接边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选自聚乙烯膜、细砂或矿物粒料;所述搭接边膜选自聚乙烯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为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的软化点为100

1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新刘金景吴士玮马力军刘珊魁镇垒刘国庆李冬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