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服面料。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现和确认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每年都在递增,据统计,在日常医疗环境中,约7.5%的医护人员暴露于各种血液和体液危险中。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穿着防护服装以降低感染的风险。普通的防护服面料极易产生静电,干扰医疗电子设备,导致数据存在误差,影响医生的诊断。另外,防护服穿脱过程复杂,如果其阻燃性能不佳,在遇到火源着火后无法及时脱下,容易造成人员烧伤。并且还存在长时间的穿着容易感染和滋生细菌的问题,威胁医护人员健康。另外,很多医疗设备,例如核磁检测仪、X光机等都具有强辐射,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健康。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防静电,防辐射,阻燃,抗菌且兼具防水耐磨性的穿着舒适的防护服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防静电,防辐射,阻燃,耐磨,抗菌且穿着舒适的防护服面料。
[0004]本技术由如下的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防护服面料,包括基层,防水层,抗辐射层,阻燃涂层,抗菌凝胶网格层,防静电层和亲肤层,其中阻燃涂层为最外层,亲肤层为最里层,两者之间由外到里依次为基层、防水层、抗辐射层、抗菌凝胶网格层和防静电层,各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粘附在一起。
[0005]优选的,所述基层由涤纶材料制成,所述涤纶材料由经纱和纬纱斜纹机织而成,经纬纱为75D/72F涤纶低弹丝。
[0006]优选的,所述的防水层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聚丙烯树脂构成,最优选由聚乙烯构成。r/>[0007]优选的,所述抗辐射层为金属纤维面料,金属纤维面料是把金属纤维和布纤维混纺在一起,形成金属网,其性能稳定,可以水洗,透气性好,防辐射能力比较强。
[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涂层为阻燃无纺布构成,其具有蓬松结构,厚度在0.9
‑
20.0毫米之间,表面凹凸,由纤度为1.0D~50.0D的含磷阻燃短纤堆叠而成。其中的含磷阻燃短纤通过了GB8410
‑
2006的水平燃烧测试,燃烧速度小于100mm/min。
[0009]优选的,所述的抗菌凝胶网格层为掺杂金属银粒子的气凝胶材料制备的网格层状材料。金属银粒子能够杀灭附着的细菌,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使得防护服具备良好的抗细菌污染能力。网格层的网眼密度优选20
‑
50目,这样既能保证透气性,又能维持骨架紧固,保证良好的抗菌性能和隔热性能。
[0010]优选的,防静电层由抗静电整理剂和防静电纤维组成,防静电合成纤维能自动电晕放电或泄漏放电,可消除衣服及人体带电。抗静电整理剂能提高织物回潮率、降低绝缘性,加速静电泄漏。
[0011]优选的,所述亲肤层由大豆蛋白纤维或竹纤维等植物性纤维构成,具很好的亲肤性能,能提供舒适的穿感。
[0012]进一步,为了提高防护服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防护服面料还可进一步包括抗磨层,抗磨层位于阻燃涂层(4)的外表面,与阻燃涂层通过粘结剂粘附在一起。
[0013]经检测,本技术所述防护服面料的技术指标如下:
[0014]过滤效率(%)≥70
[0015]断裂强力(N)≥45
[0016]断裂伸长率(%)≥15
[0017]抗合成血液穿透性(级)≥2
[0018]抗渗水性(kPa)≥1.67
[0019]表面抗湿性(级)≥3
[0020]透湿量(g/
㎡
·
d)≥2500
[0021]抗静电(μC/件)电荷量≤0.6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面料的基层采用低弹丝经机织而成,具备良好的弹性、韧性和抗皱性;添加金属纤维面料作为抗辐射层,能有效屏蔽环境辐射,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健康;添加的银离子气凝胶层,既能保证透气性,又兼具抗菌性能;防静电层能够及时消除人体和衣服产生的静电,从而杜绝静电产生的电磁场干扰医疗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现象发生。另外,该面料最里层为大豆蛋白纤维或竹纤维等对皮肤友好的亲肤性纤维材料,提高了防护服穿着的舒适感。此外,该面料在外层还依次添加了耐磨层和阻燃涂层,使其还具备了良好的耐磨性和阻燃性,有效提高了防护服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剖面图。
[0025]其中:1
‑
基层,2
‑
防水层,3
‑
抗辐射层,4
‑
阻燃涂层,5
‑
抗菌凝胶网格层,6
‑
防防静电层,7
‑
亲肤层,8
‑
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防护服面料,包括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阻燃涂层4,抗菌凝胶网格层5,防静电层6和亲肤层7其中阻燃涂层4位于最外层,亲肤层7为最里层,两者之间由外到里依次为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抗菌凝胶网格层5和防静电层6。
[0029]其中,基层1由涤纶材料制成,涤纶材料由经纱和纬纱机织而成,经纱为75D涤纶低弹丝,纬纱为72F涤纶低弹丝。防水层2为聚乙烯膜;抗辐射层3为金属纤维面料;阻燃涂层4为阻燃无纺布层,厚度为2毫米,表面凹凸,由纤度为1.0D~50.0D的含磷阻燃短纤堆叠而成。
[0030]抗菌凝胶网格层5为掺杂金属银粒子的气凝胶材料制备的网格层状材料,其网格
层的网眼密度为20目;防静电层6由抗静电整理剂和防静电纤维组成;亲肤层7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阻燃涂层4,抗菌凝胶网格层5,防静电层6,亲肤层7和抗磨层8,其中抗磨层8位于最外层,亲肤层为最里层,两者之间由外到里依次为阻燃涂层4、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抗菌凝胶网格层5和防静电层6。
[0033]其中,基层1由涤纶材料制成,涤纶材料由经纱和纬纱机织而成,经纱为75D涤纶低弹丝,纬纱为72F涤纶低弹丝。防水层2为聚丙烯树脂膜;抗辐射层3为金属纤维面料;阻燃涂层4为阻燃无纺布层,厚度为5毫米,表面凹凸,由纤度为1.0D~50.0D的含磷阻燃短纤堆叠而成;抗菌凝胶网格层5为掺杂金属银粒子的气凝胶材料制备的网格层状材料,其网格层的网眼密度为50目;防静电层6由抗静电整理剂和防静电纤维组成;亲肤层7为竹纤维。
[0034]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阻燃涂层(4),抗菌凝胶网格层(5),防静电层(6)、亲肤层(7)和抗磨层(8);其中阻燃涂层(4)为最外层,亲肤层(7)为最里层,两者之间由外到里依次为基层(1)、防水层(2)、抗辐射层(3)、抗菌凝胶网格层(5)和防静电层(6);各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粘附在一起;抗磨层(8)位于阻燃涂层(4)的外表面,并与阻燃涂层(4)通过粘结剂粘附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意,王爱琴,毕伟旗,高胜欢,钟鸿,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三发粘合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