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83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内设有防干扰层,所述护套内壁与防干扰层外壁之间设有涂覆层,所述防干扰层内还设有纤芯,所述防干扰层内壁与纤芯外壁之间设有包层,所述护套外侧还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前端壁体上还分别设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涉及光缆设备技术领域,通过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的设置便于对光缆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固定座与柔性螺杆、调节杆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的角度进行限位,并通过夹持机构对光纤进行夹持,防止光纤因弯曲角度过大而断裂。而断裂。而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

技术介绍

[0002]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但是,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光纤会在弱电箱向内安装到光猫上,并且,由于光纤弯曲度有限,经常会出现光电与光猫连接端弯曲角度过大,进而导致光纤折断的问题出现,进而影响到了用户的正常网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内设有防干扰层,所述护套内壁与防干扰层外壁之间设有涂覆层,所述防干扰层内还设有纤芯,所述防干扰层内壁与纤芯外壁之间设有包层,所述护套外侧还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前端壁体上还分别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顶部后端两侧壁体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顶部一侧后端壁体中分别开设有第一转槽,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顶部后端壁体上还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两侧壁体上分别设有转块,所述连接杆与转块为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转块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转槽中,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相对一侧壁体之间通过转块与连接杆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另一侧壁体通过对应的转块、连接杆与对应的第二弧形防护杆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壁体中还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两侧壁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底部两侧壁体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底部一侧壁体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壁体中开设有第二转槽,所述第二转槽壁体中还设有转球。
[0008]优选的,所述转球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壁体的第二转槽中,两个所述转球相对一侧壁体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柔性螺杆,两个所述柔性螺杆壁体上还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壁体中的螺孔旋入安装在对应的柔性螺杆上。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在第二弧形防护杆前端下方壁体中开设的滑槽。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背部下方一侧壁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两个所述夹持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一侧壁体中还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壁体上还固定安装有橡胶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通过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的设置便于对光缆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固定座与柔性螺杆、调节杆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弧形防护杆与第二弧形防护杆的角度进行限位,并通过夹持机构对光纤进行夹持,防止光纤因弯曲角度过大而断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仰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拆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座与转球结构拆分图;
[0017]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6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涂覆层;2、防干扰层;3、包层;4、纤芯;5、护套;7、防护机构;8、第一弧形防护杆;9、第二弧形防护杆;10、夹持机构;11、夹持板;12、安装槽;13、弧形限位条;14、第一转槽;15、连接杆;16、转块;17、滑槽;18、固定座;19、第二转槽;20、转球;21、柔性螺杆;22、调节杆;23、滑块;24、卡槽;25、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包括护套5,护套5内设有防干扰层2,护套5内壁与防干扰层2外壁之间设有涂覆层1,防干扰层2内还设有纤芯4,防干扰层2内壁与纤芯4外壁之间设有包层3,护套5外侧还设有防护机构7,防护机构7包括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两个第二弧形防护杆9前端壁体上还分别设有夹持机构10,夹持机构10包括两个夹持板11。
[0022]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顶部后端两侧壁体与两个第二弧形防护杆9顶部一侧后端壁体中分别开设有第一转槽14,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顶部后端壁体上还设有若干个连接杆15,连接杆15底部两侧壁体上分别设有转块16,连接杆15与转块16为一体注塑成型,且转块16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转槽14中,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相对一侧壁体之间通过转块16与连接杆15活动连接,且第一弧形防护杆8另一侧壁体通过对应的转块16、连接杆15与对应的第二弧形防护杆9活动连接。
[0023]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壁体中还分别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两侧壁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13,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底部两侧壁体与两个第二弧形防护杆9底部一侧壁体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底部壁体中开设有第二转槽19,第二转槽19壁体中还设有转球20。
[0024]转球20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座18壁体的第二转槽19中,两个转球20相对一侧壁体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柔性螺杆21,两个柔性螺杆21壁体上还设有调节杆22,调节杆22通过壁体中的螺孔旋入安装在对应的柔性螺杆21上,通过转球20与柔性螺杆21、调节杆22的
设置,便于对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一弧形防护杆8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与限位。
[0025]夹持机构10还包括在第二弧形防护杆9前端下方壁体中开设的滑槽17。
[0026]两个夹持板11背部下方一侧壁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23,滑块23滑动安装在滑槽17内,且两个夹持板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板11相对一侧壁体中还分别开设有卡槽24,卡槽24内侧壁体上还固定安装有橡胶条25,通过两个夹持板11的设置,便于将安装在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内的光纤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受到外部的拉力而将光纤拽断。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先将光纤放入到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壁体的安装槽12中,随后,可根据光纤安装的位置对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只需将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底部壁体之间的调节杆22进行调节,同时,将第一弧形防护杆8底部另一侧与对应的第二弧形防护杆9底部壁体之间的调节杆22进行调节,进而使得调节杆22通过壁体中的螺孔在对应的柔性螺杆21上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5),所述护套(5)内设有防干扰层(2),所述护套(5)内壁与防干扰层(2)外壁之间设有涂覆层(1),所述防干扰层(2)内还设有纤芯(4),所述防干扰层(2)内壁与纤芯(4)外壁之间设有包层(3),所述护套(5)外侧还设有防护机构(7),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9)前端壁体上还分别设有夹持机构(10),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两个夹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8)顶部后端两侧壁体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防护杆(9)顶部一侧后端壁体中分别开设有第一转槽(14),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8)与第二弧形防护杆(9)顶部后端壁体上还设有若干个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底部两侧壁体上分别设有转块(16),所述连接杆(15)与转块(16)为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转块(16)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转槽(14)中,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8)相对一侧壁体之间通过转块(16)与连接杆(15)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防护杆(8)另一侧壁体通过对应的转块(16)、连接杆(15)与对应的第二弧形防护杆(9)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入室光缆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