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72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装置本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液腔,装置本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液腔,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通过通槽连通,通槽内设置有折叠滤网。分液板将酒液进行分散,同时转杆进行转动,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对酒液进行分散,同时通过排渣管将杂质进行排出,出液管将过滤后的酒液进行排放;折叠滤网对酒液进行过滤,同时酒液再经过过滤底板进行过滤,配合第一滤板、活性炭层和第二滤板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滤。第二滤板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滤。第二滤板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南瓜酒
,具体为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南瓜酒被美誉为—天浆地露,据明朝《饮食须知》记载:南瓜味甘、性温,故有“热天半块瓜、中药不用抓”的谚语;经现代国内外医学研究证实,南瓜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特别是含有降血糖因子,是糖尿病患者的辅助食疗佳品,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动脉硬化,抗癌、抗高血压等功效。
[0003]现有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不佳,极大的影响过滤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过滤装置的排渣和出液很不方便,极大的影响装置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以解决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液腔,第一液腔开设在装置本体的上端中心,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液腔,第二液腔开设在装置本体的下端中心,所述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通过通槽连通,通槽将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连通,方便第一液腔的酒液通过通槽进入到第二液腔,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折叠滤网,折叠滤网固定在通槽内,方便将酒液进行初次的过滤。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支腿,支腿固定焊接在装置本体的下端两侧。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渣管,排渣管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下端,方便将杂质的排出。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右侧下端,方便将过滤好的酒液排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液腔内壁固定有分液板,分液板设有三个,分别固定焊接在第一液腔内壁,所述第一液腔内壁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在第一液腔内壁进行转动,所述转杆上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固定焊接在转杆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液腔内壁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第二液腔一分为二,所述分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底板,过滤底板固定焊接在分隔板的下端,且过滤底板固定于第二液腔底壁,过滤底板固定焊接在第二液腔底壁,酒液方便将过滤底板进行再次的过滤。
[0011]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与第二液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净化层,净化层固定粘接在分隔板与第二液腔内壁之间,所述净化层包括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下端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滤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同时活性炭层对酒液进行净化,保证酒液的过滤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分液板将酒液进行分散,同时转杆进行转动,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对酒液进行分散,同时通过排渣管将杂质进行排出,出液管将过滤后的酒液进行排放。
[0014]2.本技术可以通过折叠滤网对酒液进行过滤,同时酒液再经过过滤底板进行过滤,配合第一滤板、活性炭层和第二滤板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截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截面图。
[0018]图中:1、装置本体;11、进液管;12、支腿;13、排渣管;14、出液管;21、第一液腔;22、分液板;23、转杆;24、搅拌杆;31、通槽;32、折叠滤网;41、分隔板;42、过滤底板;43、第二液腔;44、第一滤板;45、活性炭层;46、第二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图3,图示中的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装置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液腔21,第一液腔21开设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中心,装置本体1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液腔43,第二液腔43开设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中心,第一液腔21和第二液腔43通过通槽31连通,通槽31将第一液腔21和第二液腔43连通,方便第一液腔21的酒液通过通槽31进入到第二液腔43,通槽31内设置有折叠滤网32,折叠滤网32固定在通槽31内,方便将酒液进行初次的过滤。
[0022]其中,为了酒液的排出,装置本体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支腿12,支腿12固定焊接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两侧,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排渣管13,排渣管13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方便将杂质的排出,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下端,方便将过滤好的酒液排出,第一液腔21内壁固定有分液板22,分液板22设有三个,分别固定焊接在第一液腔21内壁,第一液腔21内壁转动设置有转杆23,转杆23在第一液腔21内壁进行转动,转杆23上固定有搅拌杆24,搅拌杆24固定焊接在转杆23的外表面。
[0023]本装置使用时:将酒液通过进液管11加入到装置本体1内,分液板22将酒液进行分散,同时酒液撞击到搅拌杆24上,使得搅拌杆24带动转杆23在第一液腔21内壁转动,保证酒液的分散充分,同时通过通槽31上的折叠滤网32进行初次的过滤,排渣管13可以将装置本体1的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1

图3,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设置在装置本体1
的上端,装置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液腔21,第一液腔21开设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中心,装置本体1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液腔43,第二液腔43开设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中心,第一液腔21和第二液腔43通过通槽31连通,通槽31将第一液腔21和第二液腔43连通,方便第一液腔21的酒液通过通槽31进入到第二液腔43,通槽31内设置有折叠滤网32,折叠滤网32固定在通槽31内,方便将酒液进行初次的过滤。
[0026]其中,为了酒液的净化,第二液腔43内壁固定有分隔板41,分隔板41将第二液腔43一分为二,分隔板41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底板42,过滤底板42固定焊接在分隔板41的下端,且过滤底板42固定于第二液腔43底壁,过滤底板42固定焊接在第二液腔43底壁,酒液方便将过滤底板42进行再次的过滤,分隔板41与第二液腔43内壁之间设置有净化层,净化层固定粘接在分隔板41与第二液腔43内壁之间,净化层包括第一滤板44,第一滤板44的下端设置有活性炭层45,活性炭层4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滤板46,第一滤板44和第二滤板46对酒液进行充分的过,同时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1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液腔(2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液腔(43),所述第一液腔(21)和第二液腔(43)通过通槽(31)连通,所述通槽(31)内设置有折叠滤网(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支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排渣管(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酒液除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出液管(14)。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枝厍银柱郑海武雷蕾赵改梅李晓娟赵雪平王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