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炳奎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36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技术领域。一种组合式插座,由模块相互插接而成,模块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所述模块包括有端模块、插座模块、定时模块和USB接口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之间采用镶扣结合并配合螺丝来固定,符合模具加工生产工艺,多次更换都不会松动,安装扩展方便。本组合式插座模块的触片采用一次性冲压成型,无需焊接连接,生产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插座的各个模块组件可以单独生产、包装和销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要求选择购买不同功能的模块,自己拼装组合,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一种常见的电器连接件,插座通常与供电电源连接,用于与插头配 合使得与插头连接的用电器件得以通电工作。插座的种类形式很多,有两脚插 座、三脚插座、二三插以及带开关的插座等等,以安装使用形式来分又有固 定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固定式和可以灵活移动的带电线的可移动式插座。可 移动式插座主要是具有多位插脚孔的排插。现有的排插都是插孔位都是固定的,不可拆分或二次组装的,不能根据用 户的需要增加减少。另外,这类整体固定式的排插中任何一个插座插孔损坏, 都影响到整个排插的正常使用。中国01203212. 3号专利所公开的《模块组合插座》,其模块组合插座由U字形型材底座从其端头套入若干单元模块后两端套上封头固定而成。采用塑料型材作为插座底座后,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截取相应长度的型材作为插座底座,其插座底座上的单元模块减少或更换,但是不能增加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装方便、连接性能稳定且便于扩展的组合式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插座,由模块相互插接而成,其中模块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所述模块至少包括有端模块、插座模块和定时模块。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模块底壳侧壁上设有扣槽,面盖上设有与扣槽配 合的扣勾,面盖与底壳通过扣勾与扣槽的配合装配为模块壳体。上述方案中,各模块由凹凸结构拼接组合,两个相邻模块之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L型或T型的凸块,两个相邻模块之右侧模块的左侧壁 上对应开有L型或T型的槽位,所述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可探入 右侧模块壳体底部的延伸舌片,延伸舌片通过螺丝与右侧模块相固定。各模块之间结构拼接的同时也实现电连接。模块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分别 开设有四个通孔,模块壳体内功能件左右两边分别引出有四个弹性触片,依 次为正极触片、定时选择性触片、接地触片和负极触片,模块弹性触片从模 块侧壁通孔探出与相邻模块侧壁通孔内的弹性触片相接触形成电连接。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的模块之间采用镶扣接插结合并配合螺丝来固定,符合模具 加工生产工艺,多次更换都不会松动,安装扩展方便。本组合式插座模块的弹性触片采用一次性冲压成型,无需焊接连接,生 产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插座的各个模块组件可以单独 生产、包装和销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要求选择购买不同功能的模块,自己 拼装组合,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各模块分离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各模块分离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端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时模块的爆炸图; 图6是图1中带开关插座模块的爆炸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自由插接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所组 合的功能模块的数量并不受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功能和用途 的模块来插接,模块可以是端模块、插座模块和定时模块等等。插座模块是单独的二插孔插座模块、三插孔插座模块、或者二三插模块、或者是带开关 二插模块、带开关三插模块都是可以的。每个模块都是由面盖、底壳对合成 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多个模块相互插接组成组合式插座整体。两个相邻模块之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L型或T型的凸块, 两个相邻模块之右侧模块的左侧壁上对应开有L型或T型的槽位,所述左侧 模块壳体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可探入右侧模块壳体底部的延伸舌片,延伸舌片 通过螺丝与右侧模块相固定。下面以具有六个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为例说明本技术中组合式插 座的具体构造和插接方式。参见图1 3所示的六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包括端模块l、 二三插模 块2、定时模块3、带开关三插模块4、 二三插模块5以及USB接口模块6。 每一模块都是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相应功能件构 成的。两相邻模块之间的插接结构以及电连接关系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壳 体内功能件的不同。端模块1与供电电源线相接,端模块内设置有幵关12和保险丝11,开关 为红色半透明的内部带指示灯开关;当开关开时,指示灯亮;关时不亮。保 险座盖可以拆开,当保险丝断了时可以方便。端模块壳体外侧连接有C型装 饰片,装饰片为可拆装形,可以更换颜色和款式。端模块1通过其右侧壁上设置的凸块与其相接的二三插模块2左侧壁上 的槽位卡接,卡接的同时两模块相接处的四对弹性触片,正极触片、定时选 择性触片、接地触片和负极触片,也同时相接通形成完整可靠的配合。二三 插模块与现有通用的二三插功能相同,其不同在于壳体结构形式是可插接的。二三插模块2右侧连接定时模块3,定时模块面盖31上设有按键3.12和 显示屏311,定时模块内功能件33包括有控制板,控制板采用现代贴片工艺 制成,其具有体积小、可靠性好的特点。控制板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 控制与之相连接的显示模块、时控模块、和输出模块工作。定时模块采用现 有具有定时功能的模块技术,时控模块定时达到,输出模块输出端信号断开。本结构的定时模块配合插座模块使用,对定时模块输出端后续连接的后插座 模块有定时作用。通过选择按键可以设置插座通电的时间,本定时模块可以 对四个后续并联在其输出端的插座模块定时控制。根据需要定时插座模块的 多少,可以更换不同的定时模块。定时模块面盖31与底壳32是扣接方式组装的。在面板上设置扣勾313, 底壳是盒体形状,底壳侧壁上部开设有可与扣勾卡合的扣槽323,通过扣勾与 扣槽的配合装配为模块壳体。定时模块壳体左侧壁上成型有L型或T型的槽 位322,而定时模块左侧所插接的二三插模块2右侧壁上是对应开有与L型或 T型的凸块,凸块与凹槽的配合使得两者相连。定时模块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分 别开设有四个通孔,定时模块壳体内部控制板上引出的四个弹性触片331,正 极、负极、定时选择性触片以及接地触片,分别从侧壁上开设的通孔321探 出,当定时模块与相邻的模块插接时,两模块的导电触片相接触形成电连接。 为了增加美观性,还在定时模块前后侧壁上连接有装饰片34。同样,定时模块壳体右侧壁上设置的凸块与定时模块右侧所插接的带开 关三插模块4的左侧壁上的槽位对接。带开关三插模块的壳体同样由面盖41 和底壳42通过扣勾413与扣槽423的配合连接而成。面盖上设有三插孔412 和双控小开关411。壳体内插座功能件43上引出的弹性触片431也从壳体侧 壁上的通孔421探出,以便与下一个顺序连接的模块形成电连接。带开关三 插模块的右侧壁上成型的L型或T型的凸块422也便于连接下一模块。为了 使模块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模块壳体底部设置延伸舌片424,延伸舌片延伸至 下一模块的壳体底部,借助于螺丝与下一模块相固定。带开关三插模块中的双控小开关具有双重功能,当与定时模块组合使用 时,其功能为常通和定时;当独立使用时,其功能为开与关。按照同样的连接方式在依次连接二三插模块5和USB接口模块6就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6个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本实施例中的USB接口模块 面盖上设置有USB接口,壳体内部设有USB电源模块,使用本结构的USB接 口模块可直接对手机进行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插座由模块相互插接而成,模块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所述模块至少包括有端模块、插座模块和定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奎
申请(专利权)人:黄炳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