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将软包电芯组装成动力电池模组前,需要对电芯进行极性检测和调整,以保证电芯正负极性来料一致,防止电芯极性不一致而对后续各加工工序产生的不良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上料及极性检测的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人工操作不能完全保证正负极来料的一致性,导致废品率居高不下。目前已有设备实现自动上料,但仍存在极性不一致的情况。
[0003]故亟需开发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且保证电芯正负极来料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对来料的正负极自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不符合设定要求的电芯进行正负极调整,保证了电芯正负极来料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包括:r/>[0006]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搬运机构,用于输送电芯至工作台的检测位;工作台,设有若干检测位,若干检测位的中间形成一通道,所述电芯搬运机构通过所述通道将电芯输送至若干检测位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若干组极性检测及调整机构;极性检测及调整机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一检测探针和电芯调整机构,所述检测探针对到达工作台的电芯进行极性检测;若电芯的极性与要求不一致,则通过电芯调整机构对电芯进行旋转实现正负极位置对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检测及调整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四个检测位,两组极性检测及调整机构背面均连接于一固定板上,两组极性检测及调整机构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水平间距为两间隔检测位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有滑动块;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对应所述滑动块的位置设有水平的两第一导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一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芯调整机构包括:底板、旋转气缸、吸盘组件、升降电机,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旋转气缸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的极性检测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第一吸盘,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荣,杨锦彬,陈锦,潘镇鸿,岳武,陈文运,农光成,周博剑,谭小勇,赵振宇,张红兵,杨杰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龙智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