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9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隧洞洞口外周的挡墙、可拆卸设置在隧洞洞口内并对隧洞洞口内壁进行支撑的斜撑以及悬挂遮挡在隧洞洞口前方的挡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隧洞洞口的内部设置斜撑以及在隧洞洞口的周边设置挡墙对隧洞洞口的内外侧同时进行加固,利用斜撑和挡墙加强隧洞洞口内部和周边的强度,提高隧洞洞口对爆破的承受能力,降低爆破振动对隧洞洞口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隧洞洞口前方设置挡帘对隧洞洞口进行覆盖遮挡,避免爆破时隧洞洞口因爆破而飞溅的飞石飞出破坏周边的铁路或构筑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采用爆破法进行隧洞洞口开挖时的施工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是一种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隧道施工中,隧洞洞口通常采用挖掘机进行短掘短衬开挖,若因隧洞洞口的围岩完整性较好、不易破碎而导致挖掘机不能进行开挖时,则会采用爆破法进行开挖施工,但是如果隧洞洞口附近存在高压线、或者临近铁路、构筑物时,爆破的振动或者爆破出的飞石等会对周边造成破坏,导致施工安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爆破法开挖时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隧洞洞口外周的挡墙、可拆卸设置在隧洞洞口内并对隧洞洞口内壁进行支撑的斜撑以及悬挂遮挡在隧洞洞口前方的挡帘。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墙为浇筑在隧洞洞口外周的混凝土挡墙。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斜撑由竹板和槽钢交叉搭接组成。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墙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挡帘连接件,所述挡帘连接件沿挡墙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挡帘的顶部与挡帘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帘由多条竖直悬吊的输送带拼接组成,输送带在竖直方向上铺满隧洞洞口。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帘连接件为竖直固定在挡墙顶部的钢管,输送带的顶部吊挂在对应的钢管上。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隧洞洞口的两侧各固定至少一根侧方螺纹锚杆,相对应的两根侧方螺纹锚杆之间连接有前挡杆,前挡杆位于挡帘的前方。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墙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底部螺纹锚杆,多个底部螺纹锚杆沿挡墙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输送带的底部与底部螺纹锚杆挂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隧洞洞口的内部设置斜撑以及在隧洞洞口的周边设置挡墙对隧洞洞口的内外侧同时进行加固,利用斜撑和挡墙加强隧洞洞口内部和周边的强度,提高隧洞洞口对爆破的承受能力,降低爆破振动对隧洞洞口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隧洞洞口前方设置挡帘对隧洞洞口进行覆盖遮挡,避免爆破时隧洞洞口因爆破而飞溅的飞石飞出破坏周边的铁路或构筑物;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采用爆破法进行隧洞洞口开挖时的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为:100

隧洞洞口、200

挡墙、300

挡帘、400

挡帘连接件、500

侧方螺纹锚杆、600

前挡杆、700

底部螺纹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挡墙200、斜撑和挡帘300。所述挡墙200固定在隧洞洞口100的外周,挡墙200对隧洞洞口100的外周进行加固、加强,从外侧提高隧洞洞口100的强度和抗震性;所述斜撑设置在隧洞洞口100的内部,对隧洞洞口100的内壁进行支撑加固,从内侧提高隧洞洞口100的强度和抗震性;所述挡帘300则悬挂的隧洞洞口100的前方对隧洞洞口100进行覆盖遮挡,避免爆破开挖时隧洞洞口100内部的飞石飞溅出去。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挡墙200为混凝土挡墙,如图1所示,混凝土挡墙采用浇筑的方式固定在挡墙200的外周上。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斜撑由竹板和槽钢组成,多个竹板和槽钢交叉进行搭接后支撑在隧洞洞口100的内壁面上。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挡帘300由多条竖直悬吊的输送带拼接组成,输送带在竖直方向上铺满隧洞洞口100。
[0018]如图1所示,组成挡帘300的多根输送带通过挡帘连接件400进行安装,挡墙200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挡帘连接件400,挡帘连接件400沿挡墙20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组成挡帘300的输送带的顶部与挡帘连接件400可拆卸连接;挡帘连接件400为竖直固定在挡墙200顶部的钢管,可在输送带的顶部开设连接孔,直接将输送带吊挂在对应的挡帘连接件400上即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挡帘300的拆装便捷度和效率。
[0019]由于爆破开挖时,隧洞洞口100内部飞溅出的飞石具有很高的初始动能,若只采用挡帘300可能存在飞石将挡帘300撞开或撞坏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前档杆600配合挡帘300使用。如图1所示,在隧洞洞口100的两侧各固定至少一根侧方螺纹锚杆500,相对应的两根侧方螺纹锚杆500之间连接有前挡杆600,前挡杆600位于挡帘300的前方,通过设置前挡杆600对挡帘300进行抵挡,减小挡帘300受到飞石撞击后的变形程度。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在挡墙200的底部设置了底部螺纹杆700,如图1所示,多个底部螺纹锚杆700沿挡墙20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在隧洞洞口100下方的挡墙200上;同样可采用在输送带底部打孔的方式将输送带的底部与底部螺纹锚杆700进行挂接,通过设置底部螺纹杆700与输送带底部的连接将输送带的底部连接在挡墙200上。
[0021]实施例
[0022]在采用爆破法进行隧洞洞口的开挖时,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0023](1)在隧洞洞口的内部采用厚度100的竹板和16#槽钢组装成斜撑,将斜撑抵靠在隧洞洞口的内壁上;
[0024](2)在隧洞洞口的外周浇筑混凝土挡墙,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在挡墙的顶部预埋φ89mm*6mm的无缝钢管作为挡帘连接件,无缝钢管的预埋深度为500mm、外露长度为500mm;
[0025](3)在隧洞洞口的两侧200mm处预埋φ20mm的螺纹锚杆,同侧上下方的螺纹锚杆之间间距800mm,预埋深度为400mm、外露长度为200mm;
[0026](4)在隧洞洞口的下方100mm处预埋φ20mm的螺纹锚杆,相邻螺纹锚杆之间间距600mm,预埋深度为400mm、外露长度为200mm;
[0027](5)将厚度为0.1m、宽度为0.7m、长度为6m的输送带顶部钻孔后用14#铁线挂在挡墙底部无缝钢管的外露部分上,每条输送带的搭接长度为0.2m,利用输送带将整个隧洞洞口悬挂铺满;
[0028](6)在输送带的底部钻孔后用卡子固定在挡墙底部预埋的螺纹锚杆上;
[0029](7)在隧洞洞口两侧的螺纹锚杆之间安装φ48mm的钢管作为前挡杆,竖直方向上相邻钢管之间的间距为0.8m;
[0030](8)安装完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后,进行放炮爆破施工;
[0031](9)放炮完毕后将输送带整体吊挂在挡墙顶部的无缝钢管上;
[0032](10)将隧洞洞口内部的斜撑移动至隧洞洞口外部;
[0033](11)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放炮爆破时没有飞石飞出洞外,隧洞洞口段施工完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隧洞洞口(100)外周的挡墙(200)、可拆卸设置在隧洞洞口(100)内并对隧洞洞口(100)内壁进行支撑的斜撑以及悬挂遮挡在隧洞洞口(100)前方的挡帘(3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00)为浇筑在隧洞洞口(100)外周的混凝土挡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由竹板和槽钢交叉搭接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00)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挡帘连接件(400),所述挡帘连接件(400)沿挡墙(20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挡帘(300)的顶部与挡帘连接件(400)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洞洞口防炮损的缓冲减震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绍元袁飞闫飞飞郭江韦海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