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874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为9: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用的高端运动鞋革,一般是采用wet on wet工艺(wet on wet工艺是将该无纺布经过含浸槽进行含浸处理,不经凝固直接涂布一层涂刮浆料,然后通过凝固、水洗、烘干后得到湿法基底的工艺)制成的,因为用该工艺制成的合成革基底背面有类似真皮的效果,并且其肉感弹性比传统Dipping+Coating工艺(即先基布经过含浸槽进行含浸处理,经过凝固后再涂布一层涂刮树脂,然后再经过凝固、水洗烘干得到湿法基底的工艺)制成的基底更好,屈挠好,折痕较细且恢复较快。wet on wet工艺所需的湿法树脂包括含浸树脂和涂刮树脂,为了达到高端鞋材要求的耐水解性、防虹吸性、撕裂强度、剥离强度等要求,一般常选择用聚醚聚酯共聚型湿法树脂做涂刮树脂,选择聚醚型湿法树脂做含浸树脂,但在涂刮树脂和含浸树脂中,都需加入泼水剂、抗撕裂剂等以达到防虹吸和高撕裂强度的要求。但在涂刮树脂和含浸树脂中添加泼水剂,非常容易造成基底背面发花和正面的水波纹的现象,还需额外添加流平剂以解决上述问题。另外,由于涂刮树脂和含浸树脂一般不是同一个类结构的树脂,容易出现相容性问题而造成基底两边脱壳或底部泡孔过大而影响物性,这会造成优品率低,档次下降等情况。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所述湿法聚氨酯树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为9:1

13:1;
[0007]其中,所述第一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N,N

二甲基甲酰胺;
[0008]所述第二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三官能度多元醇、单羟基有机硅和N,N

二甲基甲酰胺。
[0009]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可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17

21份、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9

11份、扩链剂1.8

2.4份和N,N

二甲基甲酰胺67

72份;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47

5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

7份、三官能度多元醇0.4

0.8份、单羟基有机硅9

16份和N,N

二甲基甲酰胺28

32份。
[0010]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可选地,所述二聚酸聚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步骤制
备得到:
[0011]将二聚酸和小分子二元醇按摩尔比为1:1.1

1:1.4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升温至130

150℃,反应3

7h后,逐步升温至200

230℃,再反应2

5h,加入钛酸四丁酯,反应2

4h后,抽真空反应4

9h,待反应液的酸值低于0.5mgKOH/g,羟值为28~56mgKOH/g时,降温出料,得到所述二聚酸聚酯二元醇。
[0012]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可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2

丁基
‑2‑
乙基

1,3

丙二醇、二乙基戊二醇、2

乙基
‑3‑
丙基

1,3

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3]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中的扩链剂为乙二醇、1,4

丁二醇、1,6

己二醇、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4]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中的三官能度多元醇为甘油、三羟甲基丙烷、1,2,6

己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二聚酸聚酯二元醇、部分的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和部分的N,N

二甲基甲酰胺进行预聚反应,待反应液的粘度达到50℃下100~180Pa
·
s时,预聚反应结束,之后投入扩链剂和剩余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1

2h后,加入剩余的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继续反应,当反应液的粘度为25℃下100~300Pa
·
s时,结束反应,得到所述第一组分;
[0017]步骤二:将二聚酸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加热使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反应,待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基的重量百分比达到第一预设理论值时,分批次加入三官能度多元醇,使其反应,待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基的重量百分比达到第二预设理论值时,加入单羟基有机硅,使其反应,待测得反应体系中无异氰酸酯基基团时,得到所述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理论值和所述第二预设理论值均为反应体系中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反应完时异氰酸酯基的重量百分比;
[0018]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在60

70℃的温度下按重量比混合,得到所述湿法聚氨酯树脂。
[0019]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可选地,步骤一中,预聚反应过程中,反应液中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摩尔比为0.93:1

0.96:1,预聚固含量为60

80wt%;优选地,预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5

90℃,反应时间为1.5

3.5h。
[0020]如上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可选地,步骤二中,二聚酸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N,N

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温度为85

90℃;优选地,二聚酸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3

6h后,分批次加入三官能度多元醇,继续反应3

6h后,加入单羟基有机硅。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应用,所述湿法聚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聚氨酯树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为9:1

13:1;其中,所述第一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第二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三官能度多元醇、单羟基有机硅和N,N

二甲基甲酰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17

21份、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9

11份、扩链剂1.8

2.4份和N,N

二甲基甲酰胺67

72份;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组分的原料包括:二聚酸聚酯二元醇47

5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

7份、三官能度多元醇0.4

0.8份、单羟基有机硅9

16份和N,N

二甲基甲酰胺28

32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酸聚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二聚酸和小分子二元醇按摩尔比为1:1.1

1:1.4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升温至130

150℃,反应3

7h后,逐步升温至200

230℃,再反应2

5h,加入钛酸四丁酯,反应2

4h后,抽真空反应4

9h,待反应液的酸值低于0.5mgKOH/g,羟值为28~56mgKOH/g时,降温出料,得到所述二聚酸聚酯二元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2

丁基
‑2‑
乙基

1,3

丙二醇、二乙基戊二醇、2

乙基
‑3‑
丙基

1,3

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中的扩链剂为乙二醇、1,4

丁二醇、1,6

己二醇、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洪祥钱建中巩倩黄凯华宋蒋龄赵立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