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69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包括模具安装组件和压制脱模组件,安装架,用于安装压制模具和其他设备,模具安装组件包括工作台、移动汽缸、安装电机、主动齿轮、限制壳、下模具、主轴杆、安装块、八个工位孔、八个从动齿轮与八个中模具。结合模具安装组件和压制脱模组件,在结合排片工艺,将云母片、导电块和加固环安装到中模具的内部处,完成预准备工作,杜绝压制工艺和压制设备,等待排片工艺来料,模具的稳定安装,可以避免胶木层产生变形和电木粉的泄露,不会产生大量的毛刺,最后利用脱模汽缸和冷却管,完成对胶木层的内壁进行初步的冷却,完成快速脱模,避免人工脱模,导致的电木层变形和撕裂问题。层变形和撕裂问题。层变形和撕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向器
,具体为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换向器,亦称"整流子",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圆筒形或盘形,每一铜片同某几个电枢绕组元件相连接,电枢转动时,铜片相继同固定的电刷相接触,在直流电机中,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将电枢绕组内的交流电变为电刷间的直流电,在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中,使电刷间交流电的频率符合工作要求。
[0003]利用电木粉对换向器进行注塑处理,首先电木粉制作胶木层,其具体为热固性塑料,且现有的换向器压制模具,往往是采用多组模具组合行形成容器,完成对电木粉的热熔注塑,但是现有的压制模具,存在长期使用产生模具本身磨损,导致完成的胶木层产生缝隙、起泡和毛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后期打磨和平整,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压制往往需要提前做排片工作,单一的工位,导致压制设备,需要等待排片完成,才能进行压制,因为排片工艺产生待料宕机时间较长。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包括模具安装组件和压制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用于安装压制模具和其他设备,所述模具安装组件包括工作台(101)、移动汽缸(2)、安装电机(3)、主动齿轮(4)、限制壳(8)、下模具(9)、主轴杆(10)、安装块(12)、八个工位孔(1201)、八个从动齿轮(13)与八个中模具(14),所述安装电机(3)固定设置于移动汽缸(2)的输出端处,所述主动齿轮(4)固定设置于安装电机(3)的输出端处,八个所述工位孔(1201)开设于安装块(12)的外壁顶部处,八个所述中模具(14)分别滑动嵌设于对应工位孔(1201)的内壁处,所述八个从动齿轮(13)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中模具(14)的顶端外壁处,所述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13)相互匹配啮合传动设置,所述工作台(101)固定设置于安装架(1)的底端处,所述限制壳(8)滑动嵌设于工作台(101)的外壁顶部中心处,所述下模具(9)的底端卡接于工作台(101)与限制壳(8)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主轴杆(10)固定设置于下模具(9)的内壁底部中心处;所述压制脱模组件包括压缩液压机(5)、挤压板(6)、注射管(7)、脱模汽缸(18)与冷却管(19),所述压缩液压机(5)安装设置于安装架(1)的外壁顶部处,所述挤压板(6)固定设置于压缩液压机(5)的输出端处,所述注射管(7)嵌设于挤压板(6)的内壁处,所述脱模汽缸(18)签收的于主轴杆(10)的顶端内壁处,所述冷却管(19)嵌设于主轴杆(10)的内壁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连续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