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富专利>正文

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65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再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化纤丝生产废料收集且能够自动回收再造的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包括有机身壳、翻盖、第一把手、固定块、放料桶和第一转轴,机身壳的顶部一侧设有放料桶,放料桶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翻盖,翻盖上连接有第一把手,放料桶内设有第一滤板,放料桶上设有第一固定柱。启动电机会带动转动扇进行旋转,转动扇旋转便会对出料管进行冷却,进而加快化纤材料冷却,进而保证变成化纤丝后便会冷却成型。却成型。却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再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纤丝生产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料,一般对化纤丝生产废料是需要人工将其挑选出来,然后集中处理回收,因此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对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还需要使用另外装置进行熔化,然后才能够进行化纤丝再造,因此需要配备多个机器,回收成本较高。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对化纤丝生产废料收集且能够自动回收再造的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且回收成本较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化纤丝生产废料收集且能够自动回收再造的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包括有机身壳、翻盖、第一把手、固定块、放料桶、第一转轴、第一滤板、第一固定柱、出料管、第一固定板、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三转轴、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机身壳(1)、翻盖(2)、第一把手(3)、固定块(4)、放料桶(5)、第一转轴(6)、第一滤板(7)、第一固定柱(8)、出料管(9)、第一固定板(10)、电机(11)、第二转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三转轴(14)、第一直齿轮(15)、第二直齿轮(16)、喷丝管(17)、第一支撑柱(18)、第二支撑柱(19)、螺旋管(20)、退热机构(21)和缠绕机构(22),机身壳(1)的顶部一侧设有放料桶(5),放料桶(5)上设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上连接有翻盖(2),翻盖(2)上连接有第一把手(3),放料桶(5)内设有第一滤板(7),放料桶(5)上设有第一固定柱(8),放料桶(5)上连接有出料管(9),第一固定柱(8)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上设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一固定板(10)上连接第一支撑柱(18),第一支撑柱(18)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上与第二转轴(12)上均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两个第一锥齿轮(13)啮合,第三转轴(14)上连接有第一直齿轮(15),出料管(9)上转动式连接有螺旋管(20),螺旋管(20)上套接有第二直齿轮(16),第二直齿轮(16)与第一直齿轮(15)啮合,螺旋管(20)上连接有喷丝管(17),第一固定板(10)上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9),第二支撑柱(19)与喷丝管(17)转动式相连接,出料管(9)上设有加快冷却的退热机构(21),机身壳(1)内设有自动缠绕再造化纤丝的缠绕机构(2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其特征是:退热机构(21)包括有转动扇(211)、第三支撑柱(212)、转动管(213)、第三直齿轮(214)和第四直齿轮(215),第一固定柱(8)上连接有第三支撑柱(212),第三支撑柱(212)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管(213),转动管(213)转动式套接在出料管(9)上,转动管(213)上连接有转动扇(211),转动管(213)上连接有第三直齿轮(214),第三转轴(14)上连接有第四直齿轮(215),第四直齿轮(215)与第三直齿轮(214)啮合。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纤丝生产废料回收再造装置,其特征是:缠绕机构(22)包括有第一皮带(221)、第四转轴(222)、第二皮带(223)、第五转轴(224)、第二锥齿轮(225)、第六转轴(226)、第三锥齿轮(227)、第七转轴(228)、第二固定柱(229)、第三固定柱(2210)、转杆(2211)、限位圈(2212)、推杆(2213)、收卷杆(2217)、螺旋柱(2218)和滑套杆(2219),机身壳(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222),第四转轴(222)与第二转轴(12)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第一皮带(221),机身壳(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224),第五转轴(224)与第四转轴(222)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第二皮带(223),机身壳(1)上横向转动式连接有第六转轴(226),第五转轴(224)上与第六转轴(226)上均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5),两个第二锥齿轮(225)啮合,机身壳(1)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柱(229),第二固定柱(229)上纵向转动式连接有第七转轴(228),第七转轴(228)的上与第六转轴(226)上均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27),两个第三锥齿轮(227)啮合,第七转轴(228)上连接有第三固定柱(2210),第三固定柱(2210)上连接有转杆(2211),机身壳(1)上连接有滑套杆(2219),滑套杆(2219)的一侧通过螺纹滑动式连接有螺旋柱(2218),螺旋柱(2218)上连接有收卷杆(2217),收卷杆(2217)上转动式连接有推杆(2213),推杆(2213)上连接有限位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