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爪型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遥爪型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及其合成方法,用于固体发动机耐烧蚀防隔热材料的精确结构3D打印成型。
技术介绍
[0002]耐烧蚀材料是保证固体发动机安全、快捷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耐烧蚀材料是高度耐热、耐热流冲刷性能的防护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分解、烧蚀带走大部分热量以缓解高温燃气温度向壳体的传递速度,避免壳体达到危及其结构完整性的温度,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先进固体发动机烧蚀防隔热材料的快速打印成型,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成型的主要途径,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橡胶及树脂基耐烧蚀材料,存在成型质量精度差,界面易脱粘,难以满足未来导弹武器型号对其高性能、精确质量成型的技术要求等问题,采用3D打印工艺实现复杂烧蚀结构的精确成型,可实现现有耐烧蚀材料成型工艺技术的新突破,发挥3D打印技术在材料
‑
结构
‑
功能一体化制造的优势。将目前仅依靠材料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爪型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的结构通式为:其中,R为碳原子数小于6的烷基、或苯基;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碳原子数小于6的烷基;P1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四氢呋喃的均聚或共聚链,P1的结构式为:其中,L、M、N为0或正整数,K为正整数;X、Y、Z三个数字,其中一个为1时,另外两个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爪型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其特征在于:P1的分子量100~2000。3.制备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遥爪型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其特征在于,以聚醚二胺为原料,依次经羟丙基化、环氧化、醇胺化、磷酸酯化、环氧酯化和丙烯酸酯化反应,得到遥爪型环氧丙烯酸磷酸酯树脂,即快速热/光固化耐烧蚀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羟丙基化:以聚醚二胺为原料,搅拌升温至40~60℃,滴加3
‑
氯丙醇,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80℃,继续反应1~4小时;然后滴加饱和碱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90℃,继续反应3~6小时;最后抽真空脱水,将得到的粘稠状混合物在50~80℃保温,真空抽滤,滤液即为羟丙基化聚醚胺;S2、环氧化:将羟丙基化聚醚胺升温至40~60℃,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80℃,继续反应2~4小时,然后冷却至20℃以下,分批加入粉末状碱,控制温度≤20℃,加完后继续反应4~8小时,50~60℃下抽真空脱水,真空抽滤,滤液即为环氧化羟丙基聚醚胺;
S3、醇胺化:将环氧化羟丙基聚醚胺和N
‑
烷基乙醇胺混合,升温至60~100℃,反应2~4小时,抽真空,蒸出未反应的N
‑
烷基乙醇胺,得到醇胺化羟丙基聚醚胺;S4、磷酸酯化:将醇胺化羟丙基聚醚胺中加入磷酸酯和催化剂,升温至120~160℃,蒸出副产物小分子醇,反应4~8小时,抽真空脱除生的小分子醇和未反应的磷酸酯,得到磷酸酯化聚醚胺;S5、环氧酯化:向磷酸酯化聚醚胺中加入3,4
‑
环氧环己基甲酸甲酯和催化剂,升温至80~100℃,蒸出副产物小分子醇,反应4~8小时,抽真空脱除生的小分子醇和未反应的3,4
‑
环氧环己基甲酸甲酯,得到环氧酯磷酸酯化聚醚胺;S6、丙烯酸酯化:向环氧酯磷酸酯化聚醚胺中加入丙烯酸酯、催化剂和阻聚剂,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习龙,袁剑民,邓剑如,刘超,范敏,史敦发,喻尧,饶谱文,李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