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灌区用水管理对灌区的建设至关重要,灌区用水管理主要指灌溉水量、流量和灌水时间的合理调节与分配,从而发挥灌排工程效益、有效地利用灌溉水源、提高灌水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近年来国家大力主导灌区智慧化、智能化发展,其内在含义在于通过先进技术改革灌区的传统作业方式,那么精确测试灌区的各项基本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灌溉水量和渠道流量测试准确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灌区智慧化和智能化。目前灌区量水常用的方法有:利用渠系建筑物量水;利用特设的量水设施量水;利用流速仪测水等。但这些方法测流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测量精度较差,很难在灌区中推广使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也能在灌区中有所应用,但其造价昂贵,维护保养成本高,局限了其在灌区中广泛应用。那么如何简单准确地测试灌区的渠道流量成为一个难题。
[0003]国内外学者在矩形水槽中设置阻碍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通过设置了中心圆柱的矩形槽来预测渠道流量,建立测流方法并提高预测精度,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中心圆柱矩形槽的物理试验模型并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矩形槽过流断面为矩形,底宽为B,高度为M,当水流流动稳定后采集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的高度;步骤2:对物理模型试验的中心圆柱矩形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中心圆柱矩形槽的几何模型,并进行划分网格,输出计算文件,导入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导出计算结果,通过CFD
‑
Post进行后处理,采集数据;步骤3:从步骤2中若干数值计算结果找出与步骤1中测试水深相近的计算工况,输出对应的网格尺寸、湍流模型、数值算法;步骤4:对试验模型放大λ倍,并对放大λ倍的中心圆柱矩形槽在不同收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几何建模及CFD计算,采用CFD
‑
Post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输出不同工况条件下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流道收缩后的过流宽度B
c
及对应的计算流量Q,下标c表示收缩条件;步骤5:采用SPSS软件对步骤4输出的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流道收缩后的过流宽度B
c
及对应的计算流量Q,结合理论公式Q=a(B
c2.5
)(g
0.5
)(h/B
c
)
b
进行非线性处理,分别输出不同比尺λ条件下的系数a和b,再采用Origin对系数a、b与λ进行拟合分析并输出其函数关系;步骤6:将系数a、b与λ的拟合关系式带入理论公式,即可得到考虑比尺效应影响的矩形槽中实时流量的表达式;步骤7:对需要测流的渠道进行实地勘测,量测渠道底宽W,对步骤1中模型进行放大得到原型中心圆柱矩形槽,放大倍数λ0=W/B,将放大λ0倍的中心圆柱矩形槽安置在渠道中,当水流稳定后,测得中心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和对应的收缩后矩形槽过流宽度Bc,与λ0一起带入步骤6中得到的实时流量表达式即可得到实时的渠道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中心圆柱矩形槽模型的材质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矩形槽的底部为水平放置,矩形槽过流断面为矩形,底宽为B,高度为M,中心圆柱直径为D,定义中心圆柱直径为D与矩形槽宽度B之比为收缩比r,模型试验时收缩度r为一个固定值,其取值范围为0.50≤r≤0.80,圆柱直径D、矩形槽底宽B、矩形槽高度M的单位为:cm,r为无量纲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矩形槽长度L不小于10D,中心圆柱垂直于来流正方向的直径所在过流断面距进口断面的长度L
in
不小于7D、距出口断面的长度L
out
不小于3D,其中D为中心圆柱直径,cm,中心圆柱顺水流正方向直径所在断面与矩形槽中心对称面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莉,朱晓明,金鹏涛,叶晓慧,李金波,陈浩,顾信钦,周意恒,刘志峰,张思金,石先罗,任长江,斯静,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