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离子水浓度下岩心自发渗吸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495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离子水浓度岩心自发渗吸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针对已有自发渗吸研究途径和方法中难以准确获取自发渗吸中油水相对渗透率,结合岩心物性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通过理论模型准确计算获取自发渗吸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准确绘制了岩心自发渗吸过程中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标准化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测方法准确可靠,且具有周期短、重复性强、应用范围广、经济实惠等优势,为进一步研究自发渗吸作用机理和有效指导油藏开发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该方法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以及较好的油藏矿场实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离子水浓度下岩心自发渗吸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藏勘探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离子水浓度的岩心自发渗吸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常规油气产能下降以及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全球石油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且取得了重大突破,致密油作为非常规能源之一,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致密油被视为中国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正餐”,又被国外称之为“黑金”,可见其经济价值。我国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106.7~111.5)
×
108t,是未来较为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但致密油储层一般具有低孔(φ<10%)、低渗(k<1.0
×
10
‑3μm2)、小孔喉(d<1.0μm)等特点,在强毛管力作用下,易形成自发渗吸区域。自发渗吸广泛存在于工程应用和自然科学领域,明确自发渗吸作用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对研究渗吸机理、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和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研究自发渗吸主要有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离子水浓度岩心自发渗吸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岩心物性参数和流体性质,包括:油相粘度μ
o
、水相粘度μ
w
、地层水矿化度c2、离子水矿化度c1、油水界面张力σ、接触角θ、岩心长度l、岩心直径d、岩心孔隙度φ、岩心束缚水饱和度S
wi
、岩心残余油饱和度S
or
、岩心最大孔隙直径λ
max
、岩心最小孔隙直径λ
min
;(2)根据岩心最大孔隙直径λ
max
、岩心最小孔隙直径λ
min
、岩心束缚水饱和度S
wi
、岩心残余油饱和度S
or
计算岩心最大有效孔隙直径λ
emax
和岩心最小有效孔隙直径λ
emin
,计算公式为:和根据岩心孔隙度φ、岩心最大有效孔隙直径λ
emax
、岩心最小有效孔隙直径λ
emin
计算岩心孔径分形维数D
m
,计算公式为:其中d
E
为欧几里德常数,二维平面中d
E
=2,三维空间中d
E
=3;根据岩心长度l、岩心孔隙度φ、岩心最大有效孔隙直径λ
emax
、岩心最小有效孔隙直径λ
emin
、岩心孔径分形维数D
m
计算岩心迂曲度分形维数D
T
,计算公式为:其中τ为岩心迂曲度,λ
eav
为岩心平均直径,(3)根据油相粘度μ
o
、水相粘度μ
w
、油水界面张力σ、接触角θ、岩心长度l、岩心迂曲度分形维数D
T
获得岩心内的毛细管中油相刚好完全被渗吸入的水相取代的渗吸时间t

与临界有效毛细管直径λ
ec
之间的关系式:并绘制渗吸时间t'与临界有效毛细管直径λ
ec
间的曲线;根据油相粘度μ
o
、水相粘度μ
w
、地层水矿化度c2、离子水矿化度c1、油水界面张力σ、接触角θ、岩心长度l、岩心孔隙度φ、岩心最大有效孔隙直径λ
emax
、岩心最小有效孔隙直径λ
emin
、岩心孔径分形维数D
m
、岩心迂曲度分形维数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伟梁全胜王小锋高涛张建锋秦文龙吴梅徐文波陶洪辉代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