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50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添加第二碱性物质至所述电解尾液中,至pH值为9~12,絮凝后过滤得到低化学需氧量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得到的低化学需氧量滤液COD浓度可降至1000ppm以下,便于排至废水站做进一步处理,有利于提高电解铜的品质、降低处理工艺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产生的废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电路板行业中,为防止线路板内层铜面被氧化以及增强压合过程板间的结合力,需要对铜板进行棕化处理,所用的溶液即为棕化液。当棕化液中铜离子累积到一定浓度后将失效,从而产生棕化废液。棕化废液中含有硫酸、棕化剂、双氧水、安定剂、有机物以及铜离子等。为从棕化废液中回收高品质的金属铜,目前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加双氧水并加热保温降解有机物,再电解回收金属铜,这样的方式耗时长需16小时左右,且依旧得不到高品质的电解铜(电解回收得到的金属铜),经电解处理后的电解尾液为强酸性废液,必须进一步作中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旨在解决现有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得到的电解铜品质低、耗时长、物料及能耗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
[0006]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
[0007]添加第二碱性物质至所述电解尾液中,至pH值为9~12,絮凝后过滤得到低化学需氧量滤液。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钙。
[0009]可选地,所述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的步骤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0010]可选地,所述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的步骤之后,所述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1]向所述棕化滤液中加入活性炭粉,搅拌后过滤。
[0012]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棕化滤液中加入活性炭粉,搅拌后过滤的步骤中,每升所述棕化滤液中加入2~5g所述活性炭粉。
[0013]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棕化滤液中加入活性炭粉,搅拌后过滤的步骤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小时以上。
[0014]可选地,所述电解尾液的铜离子浓度小于5g/L。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钙。
[0016]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的步骤在电解槽中进行,所述电解槽的阳极为不溶阳极,所述电解槽的阴极为不锈钢板;
[0017]其中,所述不溶阳极采用铱钽氧化物涂层钛板、铅板或石墨板。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加入所述第一碱性物质使所述棕化废液发生第一次酸碱中和,通过加入所述第二碱性物质使所述电解尾液发生第二次酸碱中和,两次酸碱中和作用,使废液中的COD浓度大幅度降低,得到的低化学需氧量滤液COD浓度可降至1000ppm以下,便于排至废水站做进一步处理;此外,通过向所述棕化废液中加入所述第一碱性物质而发生的第一次酸碱中和作用,有助于将所述棕化废液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不溶物析出,而铜离子不会形成沉淀,有利于提高电解铜的品质;且所用物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有助于降低处理工艺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印刷电路板行业中,为防止线路板内层铜面被氧化以及增强压合过程板间的结合力,需要对铜板进行棕化处理,所用的溶液即为棕化液。当棕化液中铜离子累积到一定浓度后将失效,从而产生棕化废液。棕化废液中含有硫酸、棕化剂、双氧水、安定剂、有机物以及铜离子等。为从棕化废液中回收高品质的金属铜,目前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加双氧水并加热保温降解有机物,再电解回收金属铜,这样的方式依旧得不到高品质的电解铜,且最终废液中的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浓度较高。一般棕化废液COD浓度在20000ppm以上,所含有机物性质稳定难降解,而且这些有机物可以和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棕化废液如果直接电解或者有机物未充分去除就进行电解,有机物会在阴极表面吸附,导致阴极电解铜的品质差。
[002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图1至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的实施例。
[0027]如图1所示,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S10、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
[0029]通过向所述棕化废液中加入所述第一碱性物质,能够使所述棕化废液被酸碱中和至pH值为2~5,有助于将所述棕化废液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不溶物析出,而铜离子不会形成沉淀,有利于降低COD浓度并提高后续电解铜的品质。
[0030]具体地,所述第一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钙。也即,所述第一碱性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也可以是碳酸钠,还可以是碳酸钙,还可以其他碱性物质,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做限制。添加第一碱性物质的用量指标是能够调节棕化废液的pH值至2~5,如pH值为2,pH值为3,pH值为4,pH值为5等。絮凝过程可以采用絮凝剂进行絮凝,如聚丙烯酰胺或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可以直接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其种类在此不作限制,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为使所述第一碱性物质在所述棕化废液中混合均匀,进一步保证中和效果,步骤S10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0032]步骤S20、将所述棕化滤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添加第二碱性物质至所述电解尾液中,至pH值为9~12,絮凝后过滤得到低化学需氧量滤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的步骤在搅拌条件下进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化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第一碱性物质至棕化废液中,至pH值为2~5,絮凝后过滤得到棕化滤液的步骤之后,所述将所述棕化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电解铜和电解尾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棕化滤液中加入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前程徐树钿黄论伟李智信陈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