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37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养殖过程中,红螯螯虾2/3以上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单独养殖。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方式,养殖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成熟的红螯螯虾雄虾螯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所以将其称为红螯螯虾。其具有较大的个体、较高的出肉率、味道鲜美等一系列的优点。因为红螯螯虾的怀卵量相比于其他虾类来说是较少的,养殖需求的温度要求又偏高,并且红螯螯虾的养殖周期又长,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过程要经过20几次蜕壳,蜕壳后的软壳虾通常容易受到硬壳虾的攻击而导致死亡,这就导致了红螯螯虾的人工养殖成本高、成活率低、产业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范化的淡水红螯螯虾单性(全雄)养殖技术。这种红螯螯虾单性养殖技术包括雄性性别标记出现时间的确定、全雄幼虾的挑选及分塘饲养、不同生长阶段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制及投喂、管理和防病措施,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淡水红螯螯虾全雄养殖技术,为红螯螯虾优质高产的养殖目标提供一种健康的养殖模式和理论支撑,填补国内外空白。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5]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养殖过程中,红螯螯虾2/3以上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单独养殖。
[0006]优选的,红螯螯虾雄性特征的确定方法为:大螯螯爪的外侧顶端出现短条状浅黄色肉瘤,长约0.5

1cm。
[0007]优选的,所述红螯螯虾雄性性别特征鉴别时机为红螯螯虾蜕壳13~17次时。
[0008]优选的,所述养殖方法为:
[0009](1)虾苗入池前,在池中放入遮蔽物,并消毒;
[0010](2)虾苗入池,放养密度在5500~6500尾/亩,虾苗平均体长为0.7

1cm左右;
[0011](3)观察虾的鳌足,红螯螯虾2/3以上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单独养殖。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苗种饲养初期的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4%,随着虾苗生长,饲料逐渐改为32%的粗蛋白含量的饲料,幼虾长成。
[0013]优选的,所述虾苗到幼虾的生长时期饲料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

8%。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雄性幼虾单独养殖的密度为3500~4500尾/亩。
[0015]优选的,所述雄性幼虾单独养殖初期的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2%,随着幼虾生长,饲料逐渐改为28%的粗蛋白含量的饲料,直至出塘。
[0016]优选的,所述幼虾到成虾的生长时期饲料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4%

5%。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红螯螯虾人工养殖成本低、成活率高、产业化程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1)苗种的选择与养殖:苗种来源同一个设施完善、信誉高的育苗场的苗种,虾苗保证大小均一,强健有活力,没有显著差异。采用条式塑料膜钢管结构的大棚养殖,地面铺成地砖,内设气管、进水管、排水管等,棚顶加装遮阳网。大棚里建若干个水池,在虾苗入池前,池中放上养殖虾巢和水葫芦等遮蔽物,放虾前10天或半个月,用生石灰做好消毒措施。于2021年3月15日,将虾苗放入池中,放养密度在6000尾/亩,平均体长为0.7

1cm左右。做好投饵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0021](2)红螯螯虾雄性标记特征鉴定及出现时间的确定:每天肉眼观察虾的螯足,2021年7月22日,在虾蜕壳15次左右时,大批量红螯螯虾雄性性别标记的特征形态出现,具体特征为大螯螯爪的外侧顶端出现短条状浅黄色肉瘤,长约0.5

1cm,此时红螯螯虾虾体长(8.99+0.83)cm,体宽(1.68+0.16)cm,体重(17.59+4.10)g。
[0022](3)全雄幼虾的挑选及分塘饲养:红螯螯虾大批量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即蜕壳15次且在大螯螯爪的外侧顶端出现短条状浅黄色肉瘤(0.5

1cm),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以备分塘饲养(雌性和雌雄混合作为两组对照组)。
[0023](4)红螯螯虾全雄成虾养殖技术:放养密度在4000尾/亩。在池塘四周内壁设置防逃网,并在四周设置四个食台,方便虾摄食和检查虾生长情况。除此之外,将1m2的10网目的尼龙网片,叠成四叠,每隔20cm绑一个松散小结,5m长为一单元,在池塘四周底部横着放若干排,供虾隐藏,减少互斗,提高成活率。同时做好投饵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0024](5)不同生长阶段红螯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制及分阶段饲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红螯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需求,专门研制红螯螯虾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粗蛋白含量(34%、32%、28%)的专用配合饲料(表1),饲料中添加矿物质盐(主要钙)和微量元素,提高虾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0025]虾苗到幼虾阶段:2021年3月15日,在水池内最低水温达到18℃以上,平衡水温后放入虾苗,每天投喂2次,早上8点(一天总投喂量的30%)以及晚上5点(一天总投喂量的70%)各投喂一次微粉碎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34%的粗蛋白含量),苗种后期投微颗粒中蛋白配合饲料(32%的粗蛋白含量),每天投喂后观察虾摄食及剩料情况,若有剩料,及时排出并补充失去的水量,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0026]幼虾到成虾阶段:雄虾分苗饲养后,还是早晚各一次(早上投喂总投喂量的20%;晚上投喂总投喂量的80%),随着虾体生长,到7月30日,将微颗粒中蛋白配合饲料逐渐改为颗粒低蛋白配合饲料(28%的粗蛋白含量),直至出塘上市。
[0027]表1红螯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组成及蛋白水平
[0028][0029][0030]红螯螯虾捕捞上市及全雄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检测:
[0031]前期雌雄虾苗混养,虾苗的成活率为60%以上;
[0032]后期雄性单性养殖,从9月份开始使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直至干塘,收获雄性红螯螯虾340kg/亩,成活率为85%,规格平均在100g左右,除去养殖成本净利润28700元/亩。
[0033]表2红螯螯虾养殖效益对比表
[0034][0035]从上表可知,相比全雌和雌雄混养,全雄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显著。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红螯螯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过程中,红螯螯虾2/3以上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单独养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螯螯虾雄性特征的确定方法为:大螯螯爪的外侧顶端出现短条状浅黄色肉瘤,长约0.5

1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螯螯虾雄性性别特征鉴别时机为红螯螯虾蜕壳13~17次时。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为:(1)虾苗入池前,在池中放入遮蔽物,并消毒;(2)虾苗入池,放养密度在5500~6500尾/亩,虾苗平均体长为0.7

1cm左右;(3)观察虾的鳌足,红螯螯虾2/3以上出现雄性性别特征后,将雄性幼虾从池中鉴别并捕捞挑出单独养殖。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张明月李士虎贾永义宋杰单昕姚顺管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