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36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是在蓝色背景的养殖水体中进行养殖,并且使用全光谱LED灯作为养殖用的光源;所述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1.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拟穴青蟹幼蟹中间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2020年,拟穴青蟹的人工养殖产量为159433吨,是中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蟹类。
[0003]拟穴青蟹的人工育苗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突破,但因人工苗种的产量不稳定,在养殖中仍以捕捞海区中野生种苗为主。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拟穴青蟹的养殖技术及生物学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拟穴青蟹的苗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种是在自然海区捕获野生拟穴青蟹幼苗,一种为利用室内水泥池人工培育的幼苗。人工培育的苗种因稳定性不强,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的稳定出苗。同时,育苗水体与海水池塘养殖的水体环境差异对早期幼蟹养殖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拟穴青蟹的中间培育有望成为提高拟穴青蟹养殖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0004]蜕壳是甲壳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现象,甲壳动物的蜕壳与生长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蜕壳缓慢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已严重影响拟穴青蟹幼蟹培育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控环境因子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即一种通过光照、背景色和养殖容器空间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是在蓝色背景的养殖水体中进行养殖,并且使用全光谱LED灯作为养殖用的光源;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1.36

18.27W m
‑2,光照时间为12

18小时;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

59.19。
[0009]所述的养殖方法,其中海水的盐度为23

25ppt,水温为25

27℃。
[0010]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设置光照参数提高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和蜕壳,明确了在全光谱LED灯下,设置光照强度为11.36

18.27W m
‑2,光周期为L:D=12

18小时的光照环境,背景色为蓝色和养殖容器空间k值为29.23

59.19的养殖容器中能达到最大的生长性能和蜕壳。
附图说明
[0011]图1:实施例1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实验结果图;
[0012]图2:拟穴青蟹幼蟹特定生长率与光照波长的拟合曲线图;
[0013]图3:实施例2中基于特定生长率的拟穴青蟹最适光照强度拟合回归曲线图;
[0014]图4:实施例3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和生长的实验结果图;
[0015]图5:实施例4中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建立步骤如下:
[0017]1)在拟穴青蟹各养殖单元顶部架设不同光色(波长)的LED灯,分别为全光谱,紫光(405nm),蓝光(470nm),青光(510nm),绿光(525nm),黄光(570nm)和红光(625nm),各光色设置光照强度为1W m

2,光周期为12L:12D。
[0018]2)基于步骤1)的筛选结果,确定全光谱LED灯为最佳的光源,并设置等差光照强度梯度,设置光照强度为0,5,10,15,20,25和30W m
‑2;进行光照强度的筛选;
[0019]3)基于步骤1)和2)的筛选结果,在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下设置不同光照周期,设置实验光照周期为a.L:D=0∶24;b.L:D=6∶18;c.L:D=12∶12;d.L:D=18∶6和e.L:D=24∶0;进行光周期的筛选;
[0020]4)基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筛选结果,在适宜的光照环境条件下设置分别为红、黄、绿、蓝、黑和白六种的养殖容器颜色。
[0021]5)基于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筛选结果,在适宜的光照环境条件以及蓝色的养殖容器中,设置容器底面积与拟穴青蟹甲壳宽平方比值的k值为4.42,17.67,39.76和70.68的养殖容器。
[0022]在步骤1)到步骤5)中在拟穴青蟹幼蟹的培育过程中,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实施例1:不同波长的筛选
[0025]1)将海水进行砂滤、反渗透后以达到指定实验盐度的海水(23

25ppt)进入独立养殖单元。在养殖单元顶部设置支架安装LED灯。
[0026]2)以人工培育的C1期拟穴青蟹幼蟹(12.05
±
2.15mg)为实验材料,启动养殖单元顶部的LED灯,分别为全光谱、紫光(405nm)、蓝光(470nm)、青光(510nm)、绿光(525nm)、黄光(570nm)和红光(625nm)LED灯,各光色设置光照强度为1W m

2,光周期为12L:12D。
[0027]每天照射12小时,对养殖单元所在的养殖架使用遮光布进行遮光。每天观察拟穴青蟹的蜕壳情况,经8周养殖实验后以特定生长率和养殖期间蜕壳频率为指标,综合评价拟穴青蟹幼蟹生长的最适光色(波长);
[0028](3)养殖试验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5%,每日对养殖单元进行吸污换水,养殖期间温度为25

27℃,盐度为23

25ppt,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5mg L
‑1;
[0029](4)每日早8:00记录各实验蟹蜕壳情况;
[0030](5)待养殖满8周后,统计各实验组存活实验蟹数量,称量各实验蟹体重并测量体长、体宽和体高;
[0031](6)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基于二次回归曲线获得最适生长波长,在此波长条件下拟穴青蟹幼蟹生长性能最佳,且能促进其蜕壳。
[0032]经8周养殖实验后,各个实验组存活、生长、蜕壳频率及三次拟合回归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果表明全光谱、蓝光和青光组成活率较高,显著高于紫光和黄光组,蓝光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较高,蜕壳频率在全光谱和青光中最高,基于三次回归曲线拟合发现,拟穴青蟹幼蟹最适生长光照波长为466.67nm。因此,本实施例确定拟穴青蟹幼蟹培育过程中应
以全光谱、蓝光和青光作为生产用光的光色。
[0033]实施例2:光照强度的筛选
[0034]筛选不同光照强度对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影响,包含以下步骤:
[0035]1)在养殖单元顶部设置支架安装全光谱LED灯,设置等差光照强度梯度,设置实验光照强度为0,5,1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及蜕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蓝色背景的养殖水体中养殖穴青蟹幼蟹,并且使用全光谱光源作为养殖用的光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1.36

18.27W m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的光照时间为1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策陈书健俞凯佳马湘成王春琳母昌考叶央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