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3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28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为具有1层或2层以上的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和二氧化硅粒子的第1层,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d50)为0.01μm以上且2.2μm以下、并且最大粒径峰值为20μm以下。并且最大粒径峰值为20μm以下。并且最大粒径峰值为20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具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夹层玻璃由于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的碎片飞散的情况也少,是安全的,因此广泛用于汽车、铁路车辆、航空器、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的窗玻璃、建筑物等的窗玻璃。作为夹层玻璃,通常使由热塑性树脂等构成的玻璃用中间膜介于一对玻璃间,进行了一体化的夹层玻璃是众所周知的。另外,构成玻璃用中间膜的热塑性树脂大多混配增塑剂而进行增塑。
[0003]作为玻璃用中间膜,包括具有由1层构成的单层结构的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作为玻璃用中间膜,例如,已知对构成中间膜的任一层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增加增塑剂的量而使其作为隔音层发挥功能。另外,在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还已知减少任一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量以形成隔音层等。
[0004]另外,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抗弯刚度等机械强度,已知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任一层中混配二氧化硅粒子(参照专利文献1~5等)。上述隔音层由于抗弯刚度比较低,因此有时混配了二氧化硅粒子。
[0005]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由于混配二氧化硅粒子,因此雾度值升高,夹层玻璃的可见性有可能降低。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研究了调整二氧化硅粒子的折射率,减小与构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20℃的折射率之差。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8/122610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

54006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16/039477号
[0011]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16/039473号
[0012]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19/13152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但是,在现有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情况下,例如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下述问题:即使减小常温下的折射率差,减小雾度值,高温区域的雾度值也会变差,在夏季等夹层玻璃的可见性降低。这是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折射率会因温度而变化,而二氧化硅粒子的折射率几乎不发生变化,因而在高温区域,二氧化硅粒子与热塑性树脂的折射率差增大。因此,很难通过调整二氧化硅粒子的折射率以使常温环境下和高温环境下的雾度值这两者均降低。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其中,即便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混配了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不仅是常温环境下,在高温环境下也能降低雾度值,在夏季等能够防止夹层玻璃的可见性降低。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整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d50)和最大粒径峰值,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下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要点为下述[1]~[12]。
[0018][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为具有1层或2层以上的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0019]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和二氧化硅粒子的第1层,
[0020]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d50)为0.01μm以上且2.2μm以下、并且最大粒径峰值为20μm以下。
[0021][2]根据上述[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最小粒径峰值为0.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0022][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吸油量为230ml/100g以上且500ml/100g以下。
[0023][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为12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
[0024][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1层在0.1rad/s、200℃下的tanδ为0.8以上。
[0025][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1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
[0026][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2层,
[0027]所述第2层设置于所述第1层的一个面上,
[0028]所述第1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第2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29][8]根据上述[7]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3层,
[0030]所述第3层设置于所述第2层的另一个面上,
[0031]所述第1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第3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32][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2层,
[0033]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0034]所述第2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0035][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低于所述第2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
[0036]所述第1层中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与所述第2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之差的绝对值为1摩尔%以上。
[0037][11]根据上述[9]或[10]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3层,
[0038]所述第3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0039][12]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两片夹层玻璃构件,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配置于所述两片夹层玻璃构件之间。
[004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中,即便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混配了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不仅是常温环境下,在高温环境下也能降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雾度值,在夏季等能够防止夹层玻璃的可见性降低。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示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
[0043]图2是示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
[0044]图3是示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
[0045]图4示出在流痕评价中判定为“A”的标准样品的示例。
[0046]图5示出在流痕评价中判定为“B”的标准样品的示例。
[0047]图6示出在流痕评价中判定为“C”的标准样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0049][第1层][0050]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下文中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具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为具有1层或2层以上的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和二氧化硅粒子的第1层,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d50为0.01μm以上且2.2μm以下、并且最大粒径峰值为20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最小粒径峰值为0.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吸油量为230ml/100g以上且500ml/100g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为12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1层在0.1rad/s、200℃下的tanδ为0.8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第1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2层,所述第2层设置于所述第1层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悠中楯顺一前田聪志山村怜子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