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788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PU产品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注塑的过程中,活动杆上移,并且活动杆的顶部与空心管的顶部保持水平状态,此时可进行注塑作业,在注塑完成且产品成型后需要脱模时,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杆下移直到活动杆的顶部位于分气管排气口的下方为止,此时充气机构向空心管的内部充气,通过气体的顶推作用将产品从下模座中吹起,该装置中整个脱模方式均为无损状态,达到了对工件充分保护的效果,且脱模方式简单快捷,提升了生产效率,因此十分值得推广。因此十分值得推广。因此十分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U产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
[0003]在聚氨酯生产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在产品注塑成型之后需要将模腔内部的产品进行脱模,目前主流的脱模方式是采用顶杆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或者采用外部的脱模工具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陷,首先顶杆在顶推产品的时候,顶杆与产品之间为硬性接触,因此当产品吸附较为牢固的时候,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柱(3),所述支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模板(4),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嵌设有下模座(5),所述上模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座(7);所述上模座(7)的顶部连通有注塑口(8),所述注塑口(8)的顶部连通有软管(9),所述软管(9)的顶部连通有送料管(10),所述送料管(10)的顶部贯穿到上模板(4)的外部;所述下模座(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管(11),所述空心管(11)的底部延伸到底座(1)的内部,所述空心管(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2),所述底座(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13),所述底座(1)内腔的左侧设置有充气机构(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产品的模具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电机(131),所述电机(131)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腔的右侧,所述电机(13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132),所述主动轮(132)的表面绕设有皮带,所述主动轮(13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33),所述从动轮(133)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治同刘超邵继科王晨辉陈念思张垚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石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