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平专利>正文

倒痰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7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运送和清理痰盂的卫生设备——倒痰盂器,由把柄(1)、主体管(3)、U形叉(7)和摆杆(8)组成。主体管(3)内安装有弹簧、齿轮、齿条,U形叉(7)固定在齿轮的轴上,工作时,U形叉卡入痰盂颈部,可提起痰盂完成运送任务,齿轮齿条运转时可带动U形叉旋转,从而完成清理痰盂的任务。(*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清理痰盂的卫生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讲究卫生,防止人们随地吐痰,在某些场所,尤其是医院和公共场所都备有若干痰盂,然而,清理痰盂却是件令人不不愉快的工作,往往需要用手端痰盂去清理。现在也有些简单机械可以用来运送痰盂,如中国专利局于86年1月8日公告的“两用痰盂盖”(申请号85201098)除有盖痰盂的功能外,还可以通过连杆带动抓手向下旋转,抓紧痰盂边缘,提起痰盂,以便运送至清理池,但这种设备不能解决倒痰盂的问题,仍需清洁人员用手接触痰盂。本技术的目的是除解决机械运送痰盂的问题外,只需单手操作倒痰盂器,即可顺利地完成运送和清理痰盂等工作。本技术的构成是由把柄、主体管、U形叉和摆杆组成。在主体管内安装有弹簧、齿轮和齿条,它们相互构成一种传动机构。U形叉固定在齿轮的轴上,为了使倒痰盂时U形叉能卡紧痰盂,在叉内安装有带柔索的绞接连杆,柔索一端接在连杆上,另一端接在固定片上。在主体管的下端,与齿条绞接一摆杆,摆杆的外直径小于主管的内直径,它既能向后摆动一定的角度,也能够随齿条在主体管内上下运动。为使手提痰盂的力和痰盂本身的重力能够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以求力的平衡,把柄和U形叉必须设计在主体管的同一侧面。本技术的主要构件,如把柄、主体管、齿轮、齿条、U形叉和摆杆均可以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倒痰盂器的示意图。图2是倒痰盂器的主视图。图3是倒痰盂器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倒痰盂器由把柄(1)、主体管(3)、U形叉(7)和摆杆(8)组成。主体管(3)中安装有弹簧(4)、齿轮(6)和柱状齿条(5)(见图2所示),弹簧(4)的上端由定位销(2)定位,下端与齿条(5)上端相接;齿条(5)的下端用销子(10)与摆杆(8)绞接;摆杆(8)下端装有橡胶保护套(9),以防摆杆磨擦损坏。如图3所示,齿轮(6)是轴齿轮,U形叉(7)用销子(15)固定在齿轮轴上,并且略微向上翘起,与齿轮(6)的轴线形成约为3°-5°的夹角;U形叉内装有连杆(11,13),连杆(11)的一端与U形叉(7)固定,另一端与连杆(13)绞接,连杆(13)的另一端接有柔索(12),柔索的另一端从U形叉上的孔(16)中穿出,接在固定片(14)上,固定片(14)固定在主体管(3)上。本技术的工作方法是运送痰盂时,单手握把柄(1),U形叉(7)向前,摆杆(8)与地面摩擦向后倾斜,使U形叉卡入痰盂颈部,上提把柄,摆杆离地自然下垂;清理痰盂时,摆杆触地并下压把柄,摆杆向主体管(3)内推进,齿条(5)向上运动,齿轮(6)带动轴转动,弹簧(4)被压缩,U形叉随轴齿轮转动,痰盂被倾倒,柔索(12)拉动连杆(13),使连杆(11,13)卡紧痰盂。当齿轮旋转120°时,痰盂倒净;使痰盂复正时,可上提把柄,使弹簧伸展,推动齿条,齿轮反向转动,使痰盂复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不需弯腰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清理痰盂的工作,并使清洁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痰盂、减少疾病的传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把柄(1)、主体管(3)、U形叉(7)的倒痰盂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管(3)中安装有弹簧(4)、齿条(5)和齿轮(6),它们相互构成一种传动机构,U形叉(7)被固定在齿轮(6)的轴上,且在叉内安装有连杆(11、13)和柔索(12),构成卡紧机构,在主体管的下端与齿条(5)绞接一摆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把柄(1)、主体管(3)、U形叉(7)的倒痰盂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管(3)中安装有弹簧(4)、齿条(5)和齿轮(6),它们相互构成一种传动机构,U形叉(7)被固定在齿轮(6)的轴上,且在叉内安装有连杆(11、13)和柔索(12),构成卡紧机构,在主体管的下端与齿条(5)绞接一摆杆(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痰盂器,其特征在于摆杆(8)的外直径小于主体管内直径,使摆杆能顺利地随齿条(5)在主体管内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痰盂器,其特征在于把柄(1)与U形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