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60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括水体本体,所述水体本体通过隔板隔成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密封设置,所述水体本体顶部设有与好氧区联通的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区的顶部,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水体本体底端之间有供水从好氧区流入厌氧区的间距,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曝气头;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均悬挂有若干排供微生物附着的由缓释碳源制成的挂膜。能够为微污染景观水体中微生物提供缓释碳源,从而提高净化效果。从而提高净化效果。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景观水多为水量少、微污染的水体,其中水体污染指标多以氮、磷超标为主。目前市场上先进的景观水微生物修复方法,采用生物挂膜修复方式多以提供简单的微生物着床为主,未结合当前景观水现状和实际运用处理效果。实际中景观水氮磷含量高,碳源等有机营养偏低,使得水体中C、N、P含量失衡,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需要足够的碳源来共同降解水体中的氮磷,并且由于营养物质的失衡着床上的微生物无法有效的生长,使得微生物繁殖少,优势菌体少,作用效果低,因此传统提供着床的挂摸方式处理效果差,使用成本高,修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为微污染景观水体中微生物提供缓释碳源,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括水体本体,所述水体本体通过隔板隔成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密封设置,所述水体本体顶部设有与好氧区联通的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区的顶部,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水体本体底端之间有供水从好氧区流入厌氧区的间距,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曝气头;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均悬挂有若干排供微生物附着的由缓释碳源制成的挂膜。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的容积至少为厌氧区的两倍。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附着孔隙的大小为1纳米~100纳米。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挂膜的底部设有配重块。避免挂膜底部晃动幅度过大而影响微生物着床。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挂膜为缓释生物蜡块,材料简单易得。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均设有用于悬挂挂膜的挂膜架,所述挂膜架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挂膜架上设有若干各悬挂横杆,所述挂膜固定在悬挂横杆上,保障挂膜悬挂稳定性。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扰流罩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从左向后依次间隔设置有一列引流叶片和一列扰流叶片,所述引流叶片左高右低设置,所述扰流叶片左低右高设置。减少进水带来的进水冲击。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缓释碳制成的挂膜一方面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景观水C/N比低的问题,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缓释碳源,有效提高景观水的脱硝效率,便于改善水质。将景观水体分为好氧区和厌氧区,达到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扰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挂膜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水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水体本体通过隔板4隔成厌氧区和好氧区,其中,好氧区的容积至少为厌氧区的两倍。厌氧区密封设置,水体本体顶部设有与好氧区联通的进水口1,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区的顶部,隔板4的下端与水体本体底端之间有供水从好氧区流入厌氧区的间距,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曝气头5;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均悬挂有若干排供微生物附着的由缓释碳源制成的挂膜6。挂膜6的附着孔隙的大小为1纳米~100纳米,且挂膜6的底部设有配重块。挂膜6采用缓释生物蜡块。
[0019]最好是,好氧区和厌氧区均设有用于悬挂挂膜6的挂膜架2或浮岛。挂膜架2漂浮在水面上,挂膜架2上设有若干各悬挂横杆2a,挂膜6固定在悬挂横杆2a上。或者挂膜6也可以固定在浮岛的底部。且好氧区和厌氧区的挂膜架2
[0020]最好是,扰流罩7包括支架,支架上从左向后依次间隔设置有一列引流叶片7a和一列扰流叶片7b,引流叶片7a左高右低设置,扰流叶片7b左低右高设置。
[0021]运行时将水箱1内装满水,投加氮磷高效降解菌剂,关闭进水口2和出水口3,闭合运行1

2周,使高效微生物挂摸完成。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水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本体通过隔板(4)隔成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密封设置,所述水体本体顶部设有与好氧区联通的进水口(1),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区的顶部,所述隔板(4)的下端与水体本体底端之间有供水从好氧区流入厌氧区的间距,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曝气头(5);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均悬挂有若干排供微生物附着的由缓释碳源制成的挂膜(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的容积至少为厌氧区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6)的附着孔隙的大小为1纳米~10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力杨肃博樊昌井王静王尧罗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