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路热管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回路热管。
技术介绍
[0002]回路热管一般包括冷凝器和具有吸液芯的蒸发器,冷凝器的一端通过气体管线与蒸发器流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液体管线与蒸发器流体连通形成传热回路。蒸发器中设置有蒸发室和补偿室,蒸发室连接气体管线,补偿室连接液体管线,蒸发室内部的工作介质受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气体管线,同时,气体管线向外辐射热量,通过冷凝器使来自蒸发室的蒸汽冷却,然后使冷却后的工作介质沿液体管线回流至蒸发器的补偿室。
[0003]现有回路热管的液体管线内通常填充有多孔介质,在多孔介质的毛细作用下冷凝器中的液体能够进入蒸发器的补偿室。为了使补偿室内的液体进入蒸发室,蒸发室内通常设置有毛细结构,补偿室内的液体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流入蒸发室内,但是现有的补偿室液体与蒸发室的毛细结构的一侧局部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其无法有效地对蒸发室蒸发液体进行补偿。当气体管线内出现冷却液体时,这些低效补偿的液体阻塞气体管线内蒸汽的流动,使管路内的工作介质不能及时地回流至蒸发器的蒸发室中,使蒸发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内设置有蒸发室(12)和补偿室(13);冷凝装置(2),所述冷凝装置(2)的一端通过气体管线(3)与所述蒸发室(12)连通,另一端通过液体管线(4)与所述补偿室(13)连通;所述补偿室(13)内设置有第一毛细结构(131);所述蒸发室(12)内设置有第二毛细结构(121),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21)延伸至所述补偿室(13)内且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液体管线(4)内安装有第三毛细结构(41),所述第三毛细结构(4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补偿室(13)内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背离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21)的一侧表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的毛细力大于所述第三毛细结构(41)的毛细力;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21)的毛细力大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的毛细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内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蒸发器(1)的内腔分隔成蒸发室(12)和补偿室(13);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31)接触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槽(1310),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21)紧贴所述容置槽(1310)的内壁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310)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