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和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向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化发展,这就意味着电子产品的热流密度会大大增加,然而,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寿命,为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需要提高电子产品的散热效率,而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元件,因其具有高导热率、高稳定性、寿命长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器件的散热领域。
[0003]在热管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衍生出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热管,包括热虹吸管、往复热管、脉动热管、回路热管、旋转热管、传统热管和可变导热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热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电器、航天、化工、机械等领域,但在某些应用场景的热管散热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0004]传统的热管具有双向性,即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传热,根据温差方向由高温向低温传热,当电子器件发生故障时,会把外界的热量传递到电子器件内,导致装置损坏,虽然现有的热虹吸管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包括相互嵌合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靠近所述下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条沿所述上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蒸汽通道,每条所述蒸汽通道延伸至所述上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蒸汽通道包括主通道和位于所述主通道侧面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主通道之间形成小于90
°
的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主通道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不相等;所述下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设有吸液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0
‑
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道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弧形通道交替分布在所述主通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为折线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折线通道的折点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道反向阻流结构的单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包括若干片依次叠加的铜网,所述下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吸液芯位于所述空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建化,廖红艳,黄家乐,李萍,魏鑫,杨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