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及打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40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属于抛光打磨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头、手柄和转动调节组件,工作头与手柄铰接,转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工作头的转动角度,使用时,工作头可以相对于手柄转动,转动角度的小大通过转动调节组件来调节,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头的方向并定位,采用该结构,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动定位结构的工作头无抛光死角,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供一种打磨抛光机包括马达、抛光头、电源和转动定位结构,马达设置在工作头内,抛光头设置在工作头底部且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源设置在手柄内,打磨抛光机的工作头可以灵活转动并定位,使得抛光头可以针对各类狭小异形位置进行打磨抛光,无加工死角,适用性更广。更广。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及打磨抛光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打磨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及打磨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行业汽美、汽保、汽修市场针对漆面、门缝、栅格等接缝死角处小区域的打磨、抛光、清洁,都是使用手工刷子或小型直角打磨机,手工刷子工作效率慢,小型直角打磨机技术陈旧,工作头不能转动,适用性差,只适合在平面打磨、抛光、清洁,不适合处理接缝处、栅格等凹凸不平的位置,更无法施工像门把手的内凹处结构的位置,需要操作者调整自身站位和手持打磨机的角度去契合狭小异形位置,才能勉强进行打磨抛光,费时费力,抛光质量也难以保证。
[0003]因此,一种可调节工作头角度、方便对狭小异形位置进行抛光打磨的转动定位结构及打磨抛光机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动定位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打磨机无法调节工作头角度、打磨狭小异形位置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工作头、手柄和转动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头与手柄铰接,所述转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工作头的转动角度。
[000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头的一侧设有铰座,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铰座插接在连接座内并通过铰轴与所述连接座可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定位齿轮和调节齿轮,所述定位齿轮与铰座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的外圆壁设有平键,所述连接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平键槽,所述调节齿轮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与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齿轮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卡齿,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沿周向设有齿槽,所述调节齿轮通过齿槽和卡齿的配合与所述定位齿轮同轴心啮合,所述铰轴包括大轴段和小轴段,所述大轴段与小轴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定位齿轮套设在所述大轴段上,所述调节齿轮套设在所述小轴段上并与台阶面抵接。
[000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铰座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定位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衬套上,所述调节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所述定位齿轮远离调节齿轮的一端设有花键,所述第一衬套上设有与所述花键对应的花键槽,所述定位齿轮通过花键和花键槽的配合与所述第一衬套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内,所述连接座沿铰轴周向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连通的第一侧开槽和第二侧开槽,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穿过第一侧开槽和第二侧开槽并以所述铰轴为轴心转动。
[001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侧开槽与手柄相接的两端形成用于
限止所述第一衬套转动极限位置的两个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侧开槽与手柄相接的两端形成用于限止所述第二衬套转动极限位置的两个第二抵接面。
[0011]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侧壁设有台阶孔且另一端侧壁设有与所述小轴段相匹配的第一沉孔,所述台阶孔的小孔端朝外,所述台阶孔大孔端朝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孔同轴连通,所述第一沉孔开口朝内并与所述第二容纳孔同轴连通,所述铰轴的大轴段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插接在所述台阶孔的大孔端内,所述大轴段远离小轴段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台阶孔的小孔端内,所述小轴段与第一沉孔对齐。
[0012]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小轴段外,所述调节齿轮背离定位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衬套朝向调节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三沉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沉孔与第二沉孔内。
[0013]进一步地,一种打磨抛光机,包括马达、抛光头、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定位结构,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工作头内,所述抛光头设置在所述工作头底部,且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手柄内。
[001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抛光头为偏心头,所述偏心头的顶部中心设有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可拆式连接的连接柱,所述偏心头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打磨盘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柱偏心设置。
[001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抛光头为直抛头
[0016]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工作头、手柄和转动调节组件,工作头与手柄铰接,转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工作头的转动角度,使用时,工作头可以相对于手柄转动,转动角度的小大通过转动调节组件来调节,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头的方向并定位,采用该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定位结构的工作头无抛光死角,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打磨抛光机包括马达、抛光头、电源和转动定位结构,马达设置在工作头内,抛光头设置在工作头底部,且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源设置在手柄内,采用该结构,使得打磨抛光机的工作头可以灵活转动并定位,使得抛光头可以针对各类狭小异形位置进行打磨抛光,无加工死角,操作更加方便,适用性更广,保证了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动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动定位结构的爆炸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动定位结构的正视图;
[0023]图4是图3中A

A的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座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打磨抛光机的立体图。
[0027]图中:
[0028]1‑
马达;2

工作头;21

上壳体;22

下壳体;3

手柄;4

抛光头;41

偏心头;5

铰轴;51

大轴段;511

环形凸台;52

小轴段;6

铰座;61

第一衬套;611

花键槽;62

第二衬套;621

第三沉孔;7

连接座;71

平键槽;72

第一容纳孔;73

第二容纳孔;74

第一侧开槽;75

第二侧开槽;7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头、手柄和转动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头与手柄铰接,所述转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工作头的转动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的一侧设有铰座,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铰座插接在连接座内并通过铰轴与所述连接座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定位齿轮和调节齿轮,所述定位齿轮与铰座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的外圆壁设有平键,所述连接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平键槽,所述调节齿轮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与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齿轮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卡齿,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沿周向设有齿槽,所述调节齿轮通过齿槽和卡齿的配合与所述定位齿轮同轴心啮合,所述铰轴包括大轴段和小轴段,所述大轴段与小轴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定位齿轮套设在所述大轴段上,所述调节齿轮套设在所述小轴段上并与台阶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座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定位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衬套上,所述调节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所述定位齿轮远离调节齿轮的一端设有花键,所述第一衬套上设有与所述花键对应的花键槽,所述定位齿轮通过花键和花键槽的配合与所述第一衬套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内,所述连接座沿铰轴周向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连通的第一侧开槽和第二侧开槽,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穿过第一侧开槽和第二侧开槽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车礼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