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21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减小压入阻力而不减小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由于壳体(10)的压入孔(16)被形成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地变宽,所以,在压入孔(16)的前端部确保压入孔(16)的宽度和突片形端子(20)的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大尺寸差,以使突片形端子(20)能可靠地保持在壳体(10)中。另一方面,由于在压入孔(16)的后端部压入孔(16)的宽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小,所以减小了压入过程初始阶段的压入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19228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中形成 压入孔以穿透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的保持壁并且将突片形端子压入 到这些压入孔中。每个突片形端子包括在前端的窄长的突片形接触部 和比压入孔宽并与突片形接触部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部。突片形端子 以突片形接触部在前面的状态被压入到压入孔中,压入部在压入过程 中使压入孔的内壁部变形以加宽压入孔的宽度。在这类连接器中,反作用力由变形的压入孔的内壁部作用在压入 部上,并且形成压入阻力。由于在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中压入孔的宽度 在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所以从压入过程的开始到结束一直作用恒定 的压入阻力。在此,如果通过使压入孔和压入部之间的宽度上的差异 减小而减小压入阻力,则在压入过程完成时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 也会减小,因此不能减小压入阻力。因此,传统上不可能避免从压入 过程开始到结束持续作用大的压入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小压入阻力 而不减小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此目的通过由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解决。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有基本上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至少一个压入孔(16),以及 至少一个端子(20),所述端子包括位于前端部处的接触部(22)和比所述压入孔(16)宽且与所 述接触部(22)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部(21),通过将所述压入部(21)沿压入方向(ID)压入到所述压入孔(16)中,将所述端子(20)保持在该壳体(10)中, 其中,该压入孔(16)形成为从其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地变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崎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