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0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包括平台、浮体,所述平台上设有水生植物,所述平台上设有圆筒、定滑轮、连接线;所述圆筒一端高、一端低;所述圆筒上,低的端面设有水塞;所述连接线位于定滑轮的转轮上,一端与水塞连接、另一端与承重盒连接;所述承重盒穿过平台;所述承重盒为中空结构,表面与底面为封闭结构,底面设有挡边,侧面设有进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态浮岛结构清晰明确,运用环保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以达到净化水体目的,该装置简单,成本低,节约了人工,为生态浮岛自动调节浮力提供新的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应用于水污染生物净化处理和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中。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地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0003]生态浮岛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也用于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传统生态浮岛装置一般由水生植物、曝气结构等构成,浮岛植物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植物越茂密,生态浮岛的结构就会越发不平衡,进而导致生态浮岛倾倒甚至下沉,无法实现连续净化水体。现有技术都是通过对浮筒进水、充气实现浮力的调控,存在成本高、需要人为操作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该生态浮岛由常规材料制成,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的结构,以此来抵消植物生长积累的压力,可以高效的提升生态浮岛的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包括平台、浮体,所述平台上设有水生植物,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设有圆筒、定滑轮、连接线;所述圆筒一端高、一端低;所述圆筒上,低的端面设有水塞;所述连接线位于定滑轮的转轮上,一端与水塞连接、另一端与承重盒连接;所述承重盒穿过平台;所述承重盒为中空结构,表面与底面为封闭结构,底面设有挡边,侧面设有进水孔;所述挡边位于平台下方。呈高低倾斜状,可以在平台上设置圆筒支架用于倾斜放置圆筒,应用时,在圆筒内先注入水,水塞位于圆筒朝下的表面上,随着时间延长,浮岛逐渐下沉,当进水孔接触水面后,承重盒开始进水,从而承重盒拉动连接线,并拉开水塞,圆筒的水排出,减轻浮岛重量,使得浮岛上浮。承重盒表面与底面为封闭结构,避免雨水影响,也能够在进水后收水重力下沉,平台开槽,承重盒的表面从槽中穿出平台,底面的挡边起到限位,如此结构,承重盒在无水时,定位漂浮在水中,当浮岛下沉时,平台压着挡边往下,承重盒一并往下,到进水孔接触水后,开始注水,进水孔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比如平台厚度、水生植物疏密常规设计即可,能够实现初始状态离开水、下沉
后可注水即可。作为常识,定滑轮由转轮以及支架构成,支架安装在平台上,定滑轮的作用是使得连接线有一定张力,且尽量避免植物对连接线的影响,比如植物叶子压住连接线。
[0007]本技术中,所述平台上设有风机、电源;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端部接有膜式空气扩散器,此为现有技术,电源可以为太阳能电池,这样的结构避免人工控制,使得浮岛可独立运行。曝气时充分吹出微气泡以保证生物高效净水,可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确保鱼类、牡蛎和其他水生生物能够在低氧环境生存。浮体为现有部件,比如浮船或者浮筒,使得平台浮在水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平台下表面设有气袋;所述气袋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软管被圆筒压住;所述气袋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设有浮球;所述空心柱侧壁设有泄气孔;优选的,所述空心柱由圆柱与圆台组成,所述圆台的小面积一端接在气袋上;圆柱侧壁设有泄气孔。气袋为现有产品,充气后膨胀,其可以粘在平台下方,初始时不提供浮力,因为圆筒内有水,重力大,压住软管,避免气袋充气,当圆筒内的水排出后,软管开始通气,气袋膨胀起到浮力作用,为了避免气袋内气压过高,本技术设计泄气装置,由圆柱与圆台组成空心柱,其内部设有浮球,浮球的外径与圆柱的内径一致,也与圆台的大面积一端的内径一致,在无需泄气时,浮球位于圆柱圆台接触面,起到封气的作用,当气袋需要泄气时,浮球被顶起,漏出泄气孔,排出气体;泄气孔的位置以及大小没有限定,根据气袋大小、软管直径常规选择即可,只要能够在气袋膨胀后缓慢排出气体即可。
[0009]本技术中,所述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设有固定绳,生态浮岛与岸边通过绳索连接,防止浮岛随河流走;所述承重盒与固定绳连接,便于承重盒沉没的时候打捞回收。
[0010]本技术中,平台上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篮;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篮内设有水生植物,此为现有技术。水生植物株高较高的可选美人蕉、香蒲、鸢尾、花叶芦竹、菖蒲、旱伞草种于中下层区域,株高较矮的可选香菇草、水葫芦、狐尾藻种于上层区域。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削减了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可有效降解水中的N、P及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以自然生态的方式达到平衡、净化水质的目的,使水质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0011]本技术首次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创造性在于公开了定滑轮、承重盒、连接线、水塞、圆筒构成的泄水增加浮力的系统,圆筒呈高低倾斜状,较低一端设有圆孔,水塞设于圆孔内;连接线在定滑轮上,一端连接承重盒,一端连接水塞,承重盒侧边设有圆孔,底部设有一个圆形挡边与浮岛下表面相接触,平台设有开槽放置承重盒,承重盒飘浮,在水面不乱移动;圆筒优选竹子材料,有利于配合生态浮岛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进一步的,利用生态浮岛现有曝气系统,设计气袋和空心圆柱装置,气袋设于生态浮岛下表面,空心圆柱装置底部为圆台状,空心圆柱包括圆形小球作为浮球,圆柱侧壁设有微型气孔,防止气袋持续进气发生爆炸,软管压在圆筒与支架连接处下面,便于中间气袋在圆筒里的水倒完之后持续进气,体积膨胀,提高生态浮岛的浮力。
[0012]本技术采用现有材料制成生态浮岛,将定滑轮上的尼龙线分别与承重盒和橡胶水塞连接,当植物生长茂盛,重量加重时,浮岛下沉,带动承重盒进水,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将尼龙绳另一端连接的橡胶水塞拽出,圆筒中的水自动排出,减轻了浮岛的重量,抵消植物生长的累积,来达到自动调节浮力的作用,通过曝气组件与空气输送管道相结合,连续
曝气,增加水体溶氧量、减轻富营养化状态,能够实现污染水体的净化和水生态的修复,装置简单,能够不借助人力实现自动调节浮力的作用,为生态浮岛自动调节浮力提供新的设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一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承重盒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气袋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圆筒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空心圆柱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风机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包括平台、浮体,所述平台上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篮;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篮内设有水生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有圆筒、定滑轮、连接线;所述圆筒一端高、一端低;所述圆筒上,低的端面设有水塞;所述连接线位于定滑轮的转轮上,一端与水塞连接、另一端与承重盒连接;所述承重盒穿过平台;所述承重盒为中空结构,表面与底面为封闭结构,底面设有挡边,侧面设有进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有风机、电源;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接有曝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端部接有膜式空气扩散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表面设有气袋;所述气袋的进气口通过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俊葛楠楠叶怀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