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72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根据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中的无效水循环方向;根据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以注水开发油田油藏地质特征描述为基础,注水井组注采动态综合分析为手段,客观描述油水井注采流线分布,准确判断无效水循环方向,优化调整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注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现场注水井组内部注水井注水量和采油井产液量的注采结构优化
,尤其涉及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目前对于常规水驱开发油田,注好水、注够水、有效注水是保证油田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由于油田构造特性和储层物性的差异,以及管理方式欠合理和工艺技术水平制约等因素,导致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无效注水对综合含水率、采油速度、采出程度都有直接影响,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高效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用以解决无效注水影响油田的高效开发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0005]根据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其中,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包括一个注水井和一个油井井组,所述油井井组包括四口油井,所述注水井位于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中的四口油井的中心;
[0006]获得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
[0007]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
[0008]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装置,用以解决无效注水影响油田的高效开发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0010]油藏地质特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其中,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包括一个注水井和一个油井井组,所述油井井组包括四口油井,所述注水井位于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中的四口油井的中心;
[0011]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
[0012]数据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
注采流线分布关系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
[0013]优化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注水开发油田油藏地质特征描述为基础,注水井组注采动态综合分析为手段,客观描述油水井注采流线分布,准确判断无效水循环方向,优化调整注采结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注水井组油水井井间注采流线分布示意图(一);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技术线路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注水井组油水井井间注采流线分布示意图(二);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的分析注水井组无效注水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的采取合理的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治理措施,可以提高注水利用率,提升整体开发水平,夯实油田稳产基础,保证油田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0025]步骤102:根据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其中,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包括一个注水井和一个油井井组,所述油井井组包括四口油井,所述注水井位于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中的四口油井的中心;
[0026]步骤104:获得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
[0027]步骤106: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
[0028]步骤108: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
[002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于某一注水开发油藏,其发育白垩系和侏罗系两道含油层系。油藏构造具有高的构造活跃性,断裂系统发育,将整个构造破坏而成多个断块,同时,也使各时期沉积沉积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前侏罗系沉积物经受的破坏程度最大,地层基本完全缺失,上部地层破坏程度明显变小。侏罗纪沉积时期河流对沉积控制作用较大,可形成河控三角洲沉积;到白垩系沉积时期发生海浸,潮汐及波浪对沉积作用增强,形成浪控及潮控三角洲。侏罗储层物性明显好于白垩系,但侏罗系储层层内非均质参数均大于白垩系,均质系数小于白垩系。侏罗系、白垩系储层非均质性的差异是由两者的沉积环境所控制的,侏罗系储层主要为海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分选差,具有明显的河道沉积旋回特征,在河道沉积层序的不同部分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因而非均质性强。而白垩系储层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滨浅海相的滩坝砂体,储层分选好,物性相对较均一,非均质性较弱。
[0030]所以在分析时要明确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主要影响油水井注采结构的地质因素为储层砂体非均质性,所述储层砂体非均质性特征为高渗层主要位于单砂体沉积韵律的底部,注入水主要沿高渗条带突进,沿河道方向高渗条带延伸长;平行于河道方向物性变化小,垂直于河道方向物性变化快,泥岩夹层分布稳定,一般在200-3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其中,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包括一个注水井和一个油井井组,所述油井井组包括四口油井,所述注水井位于所述油水井注采结构中的四口油井的中心;获得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注水井的注水量、吸水能力变化、见水层位、来水方向、分层配水的合理性及对油水井组生产形势的影响进行分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所述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油层压力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油层压力、流动压力、油层压力与注水量的关系、油层压力与注采比的关系进行分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对油井井组的综合含水、产水量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进行分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包括:将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应的注水井的注水量提高,降低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应的采油井的产液量,提高其他采油井的产液量。6.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胜户昶昊王有慧武凡皓鲍君刚王艳杨永亮王呈呈季彦姝孟凡秋战常武王维国王恩辉王刚汪宝华张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