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646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镀锂区表面设置隔离膜;极耳胶与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得到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将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置于正极片、负极片外侧;该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整体上操作简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不影响锂离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间的传导,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开发低温快充型锂电池提供技术支撑。池提供技术支撑。池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势,已在通讯基站、数码及电动车上广泛应用;然而锂电池快充及低温充电时,负极表面容易析锂;为改善快充及低温充电性能,通常采用三电极体系,对负极表面进行析锂分析,为开发低温快充型锂电池提供技术支撑。
[0003]申请号201710542806.7中采用铜丝作为参比电极,漆包线覆盖裸露的铜丝确保了测试精度,但是该方法制备的参比电极夹在两层隔膜之间,影响正负极片之间锂离子传导,增加了阻抗;申请号201811437251.0采用铜丝漆包线作为参比电极极耳,该方法密封时漆包线与壳体密封处存在漏液的风险。
[0004]鉴于上述情况,亟待研发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能够解决参比电极夹在两层隔膜之间,影响正负极片之间锂离子传导、阻抗增加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参比电极裸漏在电解液中,导致测试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铜极耳制备参比电极,在铜极耳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并在镀锂区表面黏贴隔离膜,一方面避免了参比电极与正负极片直接接触,另一方面不影响正负极片之间锂离子传导;同时极耳胶与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采用高温胶带保护,避免铜极耳裸漏在电解液中,提高测试信号的稳定性,为后续开发低温快充型锂电池提供技术支撑;另外采用极耳胶密封,解决了参比电极与外壳密封后三电极电池密封处漏液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包括黏贴有极耳胶的铜极耳,所述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所述镀锂区表面设置隔离膜;所述极耳胶与所述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
[0008]优选地,所述镀锂区的宽度为0.01~1mm。
[0009]优选地,所述隔离膜的面积大于所述镀锂区的面积。
[0010]优选地,所述隔离膜包括基膜以及具有粘结作用的涂覆层。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三电极电池,包括外壳、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和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如权利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
[0012]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所述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片与负极耳连接;
[0013]所述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设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外侧,包括黏贴有极耳胶的铜
极耳,所述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所述镀锂区表面设置隔离膜;所述极耳胶与所述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所述铜极耳设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外侧,通过极耳胶密封与所述外壳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一种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三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制备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在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将隔离膜覆盖在所述铜极耳的镀锂区表面;在极耳胶与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得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
[0016]S2,将隔膜置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步骤S1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置于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外侧,然后整体叠片封装后得到电芯;所述正极片与正极耳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片与负极耳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耳、负极耳、铜极耳的另一端引出外壳;将所述电芯封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向所述外壳内填充电解液,所述铜极耳通过极耳胶密封在所述外壳上。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镀锂区的宽度为0.01~1mm。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隔离膜的面积大于所述镀锂区的面积。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隔离膜包括基膜以及具有粘结作用的涂覆层;所述隔离膜通过热压覆盖在所述镀锂区表面。
[0020]优选地,所述热压过程中,热压温度为70~100℃,热压压力为0.5~3MPa,热压时间为5~150s。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铜极耳制备参比电极,使得参比电极不夹在正负极隔膜之间,不影响正负极片之间锂离子传导,避免正负极之间阻抗增加;
[0023]2.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铜极耳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并在镀锂区表面黏贴隔离膜,避免了参比电极与正负极片直接接触;同时极耳胶与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采用高温胶带保护,避免铜极耳裸漏在电解液中,提高测试信号的稳定性,为后续开发低温快充型锂电池提供技术支撑;
[0024]3.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三电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极耳胶密封,解决了参比电极与外壳密封后三电极电池密封处漏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与参比电极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电极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0]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10包括黏贴有极耳胶12的铜极耳11,铜极耳11远离极耳胶12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宽度D为0.01~1mm的镀锂区13,在镀锂区13表面覆盖隔离膜14,其中隔离膜14的面积大于镀锂区13的面积,便于隔离膜14将整个镀锂区13包覆在内,避免镀锂区13与正负极片30直接接触;隔离膜14包括基膜以及具有粘结作用的涂覆层,涂覆层粘结在镀锂区13表面;而极耳胶12与镀锂区13之间的未镀锂区13表面包覆高温胶带15,避免铜极耳11裸漏在电解液中,保证测试信号更加稳定。
[0031]如图2、图3所示,三电极电池包括外壳50、封装于外壳50内的电芯和电解液,其中电芯包括正极片20、负极片30以及上述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10;正极片20与负极片30之间设有隔膜40,正极片20与正极耳21连接,负极片30与负极耳31连接;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10设于正极片20和负极片30外侧,其包括黏贴有极耳胶12的铜极耳11,铜极耳11远离极耳胶12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13,镀锂区13表面设置隔离膜14;极耳胶12与镀锂区13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15;铜极耳11设于正极耳21与负极耳31外侧,并通过极耳胶12密封在外壳50上。
[0032]上述的三电极电池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黏贴有极耳胶的铜极耳,所述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所述镀锂区表面设置隔离膜;所述极耳胶与所述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锂区的宽度为0.01~1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的面积大于所述镀锂区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基膜以及具有粘结作用的涂覆层。5.一种三电极电池,包括外壳、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如权利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所述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片与负极耳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设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外侧,包括黏贴有极耳胶的铜极耳,所述铜极耳远离极耳胶的一端表面镀锂形成镀锂区,所述镀锂区表面设置隔离膜;所述极耳胶与所述镀锂区之间的未镀锂区表面包覆高温胶带;所述铜极耳设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外侧,通过极耳胶密封与所述外壳上。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水林朱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