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42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包括:导管主体,设有工作部;若干电极,设于导管主体的工作部,若干电极沿导管主体的延伸方向阵列分布;导管主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针对微小官腔内的组织进行脉冲电场消融,特别是VOM中的肌束。本装置能够在保证到达狭窄病患组织进行消融的同时,能够降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而且,本装置的生产工艺较现有的微型导管装置的生产工艺简单,意味着能够降低微型导管装置的贩售价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使用微型消融装置的经济负担。因此,本装置在微型消融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在微型消融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在微型消融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脉冲消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微型脉冲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颤是一种快速型心率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房颤会引起中风,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大患者家庭负担。目前房颤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为主。近年来,随着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发展,有很多针对脉冲电场消融隔离肺静脉的研究都表明,其非热效应、选择性、短时性等特点在肺静脉隔离中有巨大的优势。近年来marshall静脉,Vein of Marshall(VOM)在房颤(AF)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VOM的异常电活动可以引发房速或房颤,对VOM内肌束进行消融,有可能成为进一步提高房颤消融成功率的一个关键点。
[0003]结合图12,由于VOM是胚胎静脉窦和左主静脉的残余,它包含脂肪和纤维组织、血管、肌束、神经纤维和神经节。在传统的射频消融能量下,脂肪对热能的传导效果差,也就无法完全损伤VOM中的肌束,使得射频消融对VOM内肌束的消融效果不尽人意,现有的射频消融技术无法解决脂肪阻隔的问题。传统的射频消融导管直径在2

3mm之间,而VOM往往非常狭窄,直径小于2mm,一般射频消融导管无法到达VOM内部。
[0004]现有的消融导管的做法是,减少消融导管的直径,随着消融导管的尺寸减少,需要将配置的电极、导线、打弯件等配件进行相应的尺寸减少,则意味着生产难度的增加,需要更精准的生产设备和更极致的生产工艺。同时,若要制作直径为1

2mm范围内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传统的环电极
ꢀ‑
导线焊接的工艺也十分困难,且装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针对微小官腔内的组织进行脉冲电场消融,特别是VOM中的肌束。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包括:
[0007]导管主体,设有工作部;
[0008]若干电极,设于导管主体的工作部,若干电极沿导管主体的延伸方向阵列分布;
[0009]导管主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的一部分。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对例如VOM等的狭窄病患组织进行消融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本装置中,通过改变导管主体的截面形状,从而能改在不缩减其他配件的情况下,减少导管主体的截面面积,使得装置的工作部能够以对人体造成更少创伤地直达病患组织,从而实现消融手术。本装置的生产工艺,相比传统技术中的整体缩减的生产工艺更简单,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即本装置能够在保证微创的情况下,减少了患者使用消融装置的经济负担。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主体设有弧面外壁和平面外壁,若干电极镶嵌在弧面外壁上。
[0012]由此,导管主体的截面为椭圆,则含有弧面外壁和平面外壁,电极镶嵌在弧面外壁,实现单向放电。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脉冲消融装置还包括打弯组件,打弯组件设于导管主体且与工作部联动。
[0014]由此,本装置还设有能够对导管主体的工作部进行打弯的打弯组件,通过对打弯组件的操作,使工作部实现打弯,更好地对病患组织进行消融。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弯组件包括拉线和受力头,受力头设于导管主体的工作部,受力头位于工作部的一端,拉线设于导管主体内且与受力头相连。
[0016]由此,本打弯组件中,通过拉扯拉线,从而使与工作部一端受力头受力,从而使工作部弯曲。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主体内设有可穿透的管腔,拉线可活动地设于管腔内,拉线的一端穿透管腔与受力头连接。
[0018]由此,该管腔为拉线的安装腔,拉线安装在该管腔内,能够在管腔内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与受力头进行力传递。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脉冲消融装置还包括复原片,复原片设于导管主体上,复原片与平面外壁相贴合。
[0020]由此,本装置,在平面外壁一侧设有复原片;在打弯组件使工作部弯曲时,复原片也随着导管主体弹性变形,在打完组件外力消失时候,导管主体的工作部通过复原片的弹性复原而复原。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脉冲消融装置还包括若干与电极对应的导电层,若干导电层分层地镶嵌在导管主体内,若干导电层分别与对应的电极连接。
[0022]由此,导电层镶嵌在导管主体内,导电层利用导管主体的本体壁层进行绝缘,保证导电层的稳定工作。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脉冲消融装置还包括两支撑层,两支撑层设于导管主体的非工作部上;两支撑层分别位于导管主体的两侧,两支撑层与复原片相贴合。
[0024]由此,两支撑层分别位于导管主体的非工作部的两侧为止,对导管主体的非工作部进行一定量的支撑,使软管主体具备刚性;同时,在打弯组件的作用下,保证工作部能够稳定弯曲。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为片状,电极镶嵌在弧面外壁的表面。
[0026]由此,电极可以为片状,其镶嵌在弧面外壁的表面,片状的弧度与弧面外壁的弧度相同。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为块状,电极镶嵌在弧面外壁内,电极设有与弧面外壁相同的弧度表面。
[0028]由此,电极可以为块状,其直接镶嵌在导管组件上,电极的弧度表面与弧面外壁的弧度一致保证了装置工作部的相对光滑。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的具体体现为:本装置能够在保证到达狭窄病患组织进行消融的同时,能够降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而且,本装置生产工艺较现有的微型导管装置生产工艺简单,意味着能够降低微型导管装置的贩售价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使用微型消融装置的经济负担。因此,本装置在微型消融装置的
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所示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所示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3中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图1所示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远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图6中C

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技术二实施方式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技术三实施方式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远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技术四实施方式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远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技术任一实施方式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的应用的半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为
技术介绍
中的VOM医学造影的示意图。
[004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10),设有工作部(111);若干电极(120),设于导管主体(110)的工作部(111);所述导管主体(110)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10)设有弧面外壁(110a)和平面外壁(110b),若干所述电极(120)镶嵌在所述弧面外壁(110a)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弯组件(130),所述打弯组件(130)设于导管主体(110)且与工作部(111)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弯组件(130)包括拉线(131)和受力头(132),所述受力头(132)设于导管主体(110)的工作部(111),所述受力头(132)位于工作部(111)的一端,所述拉线(131)设于导管主体(110)内且与受力头(13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10)内设有可穿透的管腔(112),所述拉线(131)可活动地设于管腔(112)内,所述拉线(131)的一端穿透管腔(112)与受力头(13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君李龙磨志岱冯琬婷
申请(专利权)人:心航路医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