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5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对接面与插接面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插接室,端子插接室上设有端子插接孔,且由对接面与端子插接室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空间;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接触部和卡固部以及焊接部,导电端子成排插接于端子插接室,其中各端子在卡固部与焊接部交接处弯折,卡固部与焊接部的尺寸由外往内渐个减少。该插座能将多个端子很方便地一次组装完毕,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座,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容易并且通用的电连接器插座。与本技术有关的电连接器插座是一种专用于电脑外围设备,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等的电连接器插座。这种电连接器插座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包括绝缘壳体、插在绝缘壳体中的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壳体外的屏蔽构件以及用于消除噪声的接地构件等。相关的设计如台湾专利申请第77208107、84213585、84213586、85210940及85210941号等。这些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用于传输电信号的导电端子数量较少,并且是一根一根地组装。但对大量制造而言,这种组装形式并不理想。此外,这种组装形式也比较容易因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合格产品,使电接触效果不好。再有,制造这些端子的模具费及电镀费也相对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配接的导电端子一次组装完毕的电连接器插座,其中的端子能够成组地组装,并且装配便捷,能降低不合格品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插接室,所述端子插接室上设有若干阶梯状的端子插接孔,且由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空间;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露出于所述端子插接室的接触部和具有卡固体而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卡固配合的卡固部以及露出于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成排插接于所述端子插接室,其中每一根端子在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交接处弯折,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的尺寸由外往内渐个减少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能将多个端子很方便地一次组装在电连接器插座上,装配便利,电接触良好,并且降低了装配成本、模具费和电镀费,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插座的立体分解图2为图1中的端子组装于绝缘壳体后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中屏蔽构件组装于绝缘壳体内的立体图;图4为沿图3中IV-IV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3中V-V的剖视图;图6为与本技术电连接器插座配接的端子组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电连接器插座绝缘壳体的后视立体图。图6为与本技术电连接器插座配接的端子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该端子组2有四根端子,每一根端子都包括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20、卡固体210以及与电连接器的绝缘壳卡固组装的卡固部21,还有用于与电路板插接成一体的焊接部22。其中该端子组2的每一根端子在卡固部21与焊接部22交接处设有一板状的连接部23,将卡固部21与焊接部22作九十度的衔接,使并排的接触部20对齐。另外,卡固部21与焊接部22的尺寸由外往内逐渐减小,于是在料带7未截断前,该端子组2可以一次组装在电连接器插座上。图7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1的后视立体图。如图所示,该绝缘壳体1上设有与前述端子配合组装的端子插接孔121,插接孔121设计成阶梯状,以便使渐次缩小的成排端子组2能插在其间。图1为所述实施例中的端子组2与绝缘壳体、屏蔽构件4及用于定位屏蔽构件4的定位装置5的分解透视图。如图所示,绝缘壳体1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其一侧为对接面10,与对接面10相对设有一插接面11,在插接面11的中央朝向对接面10凸设有端子插接室12,其上设有贯穿对接面10与插接面11的多个插接孔121,这些端子插接孔121如图7所示为阶梯状结构。对接面10和端子插接室12共同界定出可供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插接的插槽空间13。另外,在对接面10的边缘,与四个角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落差面14。底面上设有从对接面10朝向插接面11开设的镶槽15,在底面上位于镶槽15旁边设有条状凸体16(请参阅图7)。此凸体16在焊接时能垫高壳体,从而防止锡液进入绝缘壳体。如前述,插于端子插接孔口内的导电端子2中,每一根端子都有接触部20、卡固端21及焊接部22(图1与图2的多个端子中的料带7在组装前未截断),其中接触部20的前端为弯弧状,端子装于插接孔121后所述弧状部分露出插接孔121外(参见图5),即该接触部20的弧状部位于插槽空间13内,而利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接触。卡固端21上设有卡固体210,可与端子插接孔121卡固配合。焊接部22探出插接面11外,用于插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焊接部22上的凸肋221可强化焊接部的强度。屏蔽构件3用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其具有第一表面30、第二表面31、第三表面32以及第四表面33,这四个表面构成与绝缘壳体相应的形体,并能组装贴合于绝缘壳体1的插槽空间13内。每一表面上对应于对接面10的端缘都设有向外弯折的接地垂片301、311、321及331,这些垂片恰可弯折包覆于绝缘壳体1的落差面14,并通过落差面14所在的四个角来定位,以避免偏位。这样的组装使所述垂片除具有接地作用外,由于所述垂片位于对接面10的端口并具有弯折的外形因而还能导引对接连接器(未示出)顺利插接。定位装置4包括设于绝缘壳体1上的定位槽40(请参阅图4、图5)及屏蔽构件3上可抵压于定位槽40的定位体41。其中定位槽40在绝缘壳体1的端子插接室12和插槽空间13之间设有一具有定位面401的槽体。定位体41包括在第一、第二及第四表面30、31及33表面上一体冲制出来的弯向插槽空间13的舌板410,舌板的端缘可抵制于定位槽40的定位面401。在每一表面上还一体冲压出接地簧片5,其自由端与前述的定位体41相对。屏蔽构件3组装于绝缘壳体1后(如图5所示)可与对接连接器(未示)的金属壳体接触形成接地回路。第二表面31和第四表面33的底部设有V形定位片6,可卡制于电路板(未示)的定位孔中。请参见图1,装配端子组时,先将导电端子2插入端子插接孔121中,如图2所示,导电端子2放入由绝缘壳体1的插接面11与底部所形成的与端子插接孔121相贯通的L形组装区,然后将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0朝向对接面10插入即可。由图2可看出导电端子2的四根端子一起组装,即可将导电端子一次组装完毕。组装之后焊接部22露出于插接面11外,便利于电接触。图3是进一步将屏蔽构件3组装于绝缘壳体1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4,屏蔽构件3设有定位体41的各表面通过舌板410抵靠于定位面401上,并稳固定位于绝缘壳体1上。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插接室,所述端子插接室上设有若干阶梯状的端子插接孔,且由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空间;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露出于所述端子插接室的接触部和具有卡固体而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卡固配合的卡固部以及露出于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成排插接于所述端子插接室,其中每一根端子在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交接处弯折,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的尺寸由外往内渐个减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的端子插接室与所述插槽空间之间设有一具有定位面的定位槽,一屏蔽构件通过所述插槽空间由所述定位槽抵靠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相对与之对接的电路板,进一步设有垫高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插接室,所述端子插接室上设有若干阶梯状的端子插接孔,且由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空间;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露出于所述端子插接室的接触部和具有卡固体而与所述端子插接室卡固配合的卡固部以及露出于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成排插接于所述端子插接室,其中每一根端子在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交接处弯折,所述卡固部与所述焊接部的尺寸由外往内渐个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邱嵩荣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