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61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上阀一、板换一和调节阀一内可流通源介质,第一路介质回水口、泵一、下阀二、板换一、下阀一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一路介质,第二路介质回水口、泵一、下阀二、板换一、下阀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二路介质,下阀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安装混合阀,下阀二和泵一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五连通混合阀,调节阀二、板换二和下阀四内可流通源介质,第三路介质进口、上阀四、板换二、下阀三和第三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三路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结构紧凑,通过两个板换隔离,适应性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中,为实现多种温度出水,普遍采用多个泵站进行单独控制的方式处理,整体体积偏大。
[0003]由于泵站水路在处于同一个内循环,故需要同介质热源,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结构紧凑,通过两个板换隔离,适应性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包括板换一、板换二、混合阀、泵一、第一路介质回水口、第一路介质出口、第二路介质回水口、第二路介质出口、第三路介质进口、第三路介质出口,所述板换一安装有阀一和阀二,所述阀一包括下阀一和上阀一,所述阀二包括下阀二和调节阀一,所述下阀一和下阀二通过板换一连通,所述上阀一和调节阀一通过板换一连通,所述上阀一、板换一和调节阀一内可流通源介质,所述第一路介质回水口、泵一、下阀二、板换一、下阀一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隔离的第一路介质,所述第二路介质回水口、泵一、下阀二、板换一、下阀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隔离的第二路介质,所述下阀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安装混合阀,所述下阀二和泵一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五连通混合阀,所述板换二安装有阀三和阀四,所述阀三包括调节阀二和下阀三,所述阀四包括下阀四和上阀四,所述调节阀二和下阀四通过板换二连通,所述下阀三和上阀四通过板换二连通,所述调节阀二、板换二和下阀四内可流通源介质,所述第三路介质进口、上阀四、板换二、下阀三和第三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隔离的第三路介质。
[0007]所述上阀一包括源介质进口,所述调节阀一包括源介质回口,所述源介质进口、上阀一、板换一、调节阀一和源介质回口形成可供源介质流通的通道。
[0008]所述上阀一包括源介质进口,所述调节阀一包括源介质回口,所述上阀一通过管路一连通调节阀二,所述下阀四通过管路三连通调节阀一,所述源介质进口、上阀一、管路一、调节阀二、板换二、下阀四、管路三、源介质回口形成可供源介质流通的通道。
[0009]所述源介质进口和源介质回口之间通过旁通阀接管连通,所述旁通阀接管安装有压差旁通阀。
[0010]所述上阀四连通有泵二,所述第三路介质进口、上阀四、泵二、板换二、下阀三和第三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三路介质。
[0011]还包括介质回水阀、开关阀一和开关阀二,所述第二路介质回水口和第一路介质回水口均连通安装于介质回水阀,所述第一路介质回水口、介质回水阀、泵一、下阀二、板换
一、下阀一、开关阀一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隔离的第一路介质,所述第二路介质回水口、介质回水阀、泵一、下阀二、板换一、下阀一、开关阀二、混合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隔离的第二路介质。
[0012]所述泵一的输出端安装有通阀,所述通阀通过管路四连通下阀二,所述通阀通过管路五连通混合阀,所述通阀通过旁路管连通泵一的输入端。
[0013]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介质回水阀的一端通过膨胀水箱接管连通膨胀水箱。
[0014]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顶板和底板、位于背面的背板、位于正面的盖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上阀一包括源介质进口,所述调节阀一包括源介质回口,所述源介质进口和源介质回口均超出顶板的上端,所述第一路介质出口、第二路介质出口、第三路介质出口、第三路介质进口、第二路介质回水口、第一路介质回水口均超出底板的下端,所述盖板安装有控制面板。
[0015]所述源介质为热源或冷源,所述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为步进调节阀,所述第一路介质、第二路介质和第三路介质均为介质水,所述混合阀为混水阀,所述管路五内可流通回流介质,所述回流介质可以为第一路介质和/或第二路介质,所述第一路介质、第二路介质、第三路介质可以任意择一流通或任意择二流通或全部同时流通。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一、在一套系统实现三温出水,一次侧输入源可以是冷源或热源,产品集成度高,控制精确。
[0018]二、两个板换隔离换热,可实现不同压不同介质的冷源或热源。
[0019]三、通过两个电动球阀分别控制,可实现双温独立出水或同时出水。
[0020]四、通过混合阀、管路五,使得双温水路可出不同温度的水。
[0021]五、双温水路(第一路介质和第二路介质)使用板换一并通过调节阀一调节源介质流量,第三路介质使用板换二并通过调节阀二调节源介质流量,完全独立使用,互不干涉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局部立体图一;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局部立体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局部立体图二;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单热源输入下第一、第二路介质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单热源输入下第三路介质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在单冷源输入下第一、第二路介质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在单冷源输入下第三路介质示意图。
[0031]图中:板换一1、板换二11、阀一2、下阀一21、上阀一22、源介质进口221、板换接口一222、阀二3、下阀二31、调节阀一32、板换接口二321、源介质回口322、旁通阀接管33、压差旁通阀331、阀三4、调节阀二41、下阀三42、第三路介质出口421、管路一43、管路三44、补水阀45、阀四5、下阀四51、上阀四52、第三路介质进口53、泵二531、介质回水阀54、第二路介质
回水口541、第一路介质回水口542、安全阀543、泄压口544、零冷水接口55、泵一6、通阀61、管路四62、管路二63、开关阀一64、第一路介质出口65、管路六66、开关阀二67、管路五68、混合阀69、第二路介质出口610、旁路管611、膨胀水箱7、膨胀水箱接管71、框架8、底板81、背板82、侧板83、顶板84、控制面板85、第二路介质9、第一路介质91、回流介质92、源介质93、第三路介质9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

7所示,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包括板换一1、板换二11、混合阀69、泵一6、第一路介质回水口542、第一路介质出口65、第二路介质回水口541、第二路介质出口610、第三路介质进口53、第三路介质出口421、介质回水阀54、开关阀一64、开关阀二67、膨胀水箱7、框架8,参照图6,板换一1为目前市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换一(1)、板换二(11)、混合阀(69)、泵一(6)、第一路介质回水口(542)、第一路介质出口(65)、第二路介质回水口(541)、第二路介质出口(610)、第三路介质进口(53)、第三路介质出口(421),所述板换一(1)安装有阀一(2)和阀二(3),所述阀一(2)包括下阀一(21)和上阀一(22),所述阀二(3)包括下阀二(31)和调节阀一(32),所述下阀一(21)和下阀二(31)通过板换一(1)连通,所述上阀一(22)和调节阀一(32)通过板换一(1)连通,所述上阀一(22)、板换一(1)和调节阀一(32)内可流通源介质(93),所述第一路介质回水口(542)、泵一(6)、下阀二(31)、板换一(1)、下阀一(21)和第一路介质出口(65)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隔离的第一路介质(91),所述第二路介质回水口(541)、泵一(6)、下阀二(31)、板换一(1)、下阀一(21)和第二路介质出口(610)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隔离的第二路介质(9),所述下阀一(21)和第二路介质出口(610)之间的管路安装混合阀(69),所述下阀二(31)和泵一(6)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五(68)连通混合阀(69),所述板换二(11)安装有阀三(4)和阀四(5),所述阀三(4)包括调节阀二(41)和下阀三(42),所述阀四(5)包括下阀四(51)和上阀四(52),所述调节阀二(41)和下阀四(51)通过板换二(11)连通,所述下阀三(42)和上阀四(52)通过板换二(11)连通,所述调节阀二(41)、板换二(11)和下阀四(51)内可流通源介质(93),所述第三路介质进口(53)、上阀四(52)、板换二(11)、下阀三(42)和第三路介质出口(421)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隔离的第三路介质(94)。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一(22)包括源介质进口(221),所述调节阀一(32)包括源介质回口(322),所述源介质进口(221)、上阀一(22)、板换一(1)、调节阀一(32)和源介质回口(322)形成可供源介质(93)流通的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一(22)包括源介质进口(221),所述调节阀一(32)包括源介质回口(322),所述上阀一(22)通过管路一(43)连通调节阀二(41),所述下阀四(51)通过管路三(44)连通调节阀一(32),所述源介质进口(221)、上阀一(22)、管路一(43)、调节阀二(41)、板换二(11)、下阀四(51)、管路三(44)、源介质回口(322)形成可供源介质(93)流通的通道。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介质进口(221)和源介质回口(322)之间通过旁通阀接管(33)连通,所述旁通阀接管(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君标陈建松金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