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扈玲玲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5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和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有卫生间降板,所述建筑结构主体包括有防渗水机构和防结露机构,所述防结露机构包括有限位保温板,所述限位保温板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限位保温板、电源装置、加热管、隔热板和硅藻泥吸水板之间的配合,通过限位保温板在楼板与墙体拼接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通过预制混凝土板内部设置的隔热板提高保温能力,降低板底结露的几率,配合硅藻泥吸水板可吸收部分水蒸气,利用电源装置为加热管提供电源,利用加热管的电加热作用,汽化板底的凝露。汽化板底的凝露。汽化板底的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建筑厂房在冬季寒冷天气中,导致一些工厂中的水汽会在厂房的天花板凝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凝结的水珠会越来越多,最终都会落下来,落下的水滴可能会影响工人正常工作或机器正常运行;
[0005]2、现有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大量采用预制构件现场拼接,在满足快速建造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处理的渗水问题,且施工完成后,渗水问题难以根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防止楼板面因温差结露,以及加热汽化凝露的能力,解决楼板板底凝结的水珠积攒掉落,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拼接接缝处渗水几率大,渗漏处理难的问题,以达到最大程度避免建筑渗水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和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有卫生间降板,所述建筑结构主体包括有防渗水机构和防结露机构。
[0009]所述防结露机构包括有限位保温板,所述限位保温板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
[0010]所述防渗水机构包括有竖向防渗装置和水平防渗装置,所述竖向防渗装置包括有挤塑聚苯乙烯板。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保温板的一端与预制混凝土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保温板的外侧设置有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的一侧与限位保温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电源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和硅藻泥吸水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防渗装置包括有竖向墙柱接头,所述挤塑聚苯乙烯板的一侧与竖向墙柱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墙柱接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橡胶板。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防渗装置包括有发泡聚乙烯芯棒,所述发泡聚乙烯芯棒的底部与下橡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发泡聚乙烯芯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橡胶板。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防渗装置包括有L型SBS改性沥青卷材和橡胶条,所述L型SBS改性沥青卷材的一侧与预制混凝土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条的一侧与L型SBS改性沥青卷材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卫生间降板的外侧设置有卫生间反槛,所述卫生间反槛的底部与预制混凝土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卫生间反槛的内部开设有灌浆槽,且所述灌浆槽的底部延伸至预制混凝土板的内部。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采用限位保温板、电源装置、加热管、隔热板和硅藻泥吸水板之间的配合,通过限位保温板在楼板与墙体拼接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通过预制混凝土板内部设置的隔热板提高保温能力,降低板底结露的几率,配合硅藻泥吸水板可吸收部分水蒸气,利用电源装置为加热管提供电源,利用加热管的电加热作用,汽化板底的凝露。
[0019]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采用竖向防渗装置和水平防渗装置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通过挤塑聚苯乙烯板增加墙柱竖向拼接时的水平向密封性,配合下橡胶板、上橡胶板和发泡聚乙烯芯棒之间的配合,阻止水汽穿过,利用L型SBS改性沥青卷材和橡胶条增加楼板拼接处的渗水能力,配合卫生间反槛和灌浆槽避免卫生间降板处产生的渗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防结露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竖向防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水平防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1、建筑结构主体;2、预制混凝土墙;3、预制混凝土板;4、卫生间降板;5、防渗水机构;51、竖向防渗装置;511、竖向墙柱接头;512、挤塑聚苯乙烯板;513、下橡胶板;514、发泡聚乙烯芯棒;515、上橡胶板;52、水平防渗装置;521、L型SBS改性沥青卷材;522、橡胶条;523、卫生间反槛;524、灌浆槽;6、防结露机构;61、限位保温板;62、电源装置;63、加热管;64、隔热板;65、硅藻泥吸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1,建筑结构主体1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2和预制混凝土板3,预制混凝土板3包括有卫生间降板4,建筑结构主体1包括有防渗水机构5和防结露机构6,防结露机构6包括有限位保温板61,限位保温板6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63,防渗水机构5包括有竖向防渗装置51和水平防渗装置52,竖向防渗装置51包括有挤塑聚苯乙烯板512,限位保温板61的一端与预制混凝土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温板61的外侧设置有电源装置62,电源装置62的一侧与限位保温板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加热管63的一端与电源装置62的一侧固定连接,预制混凝土板3
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64和硅藻泥吸水板65。
[00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保温板61在楼板与墙体拼接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通过预制混凝土板3内部设置的隔热板64提高保温能力,降低板底结露的几率,配合硅藻泥吸水板65可吸收部分水蒸气,利用加热管63的电加热作用,汽化板底的凝露。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竖向防渗装置51包括有竖向墙柱接头511,挤塑聚苯乙烯板512的一侧与竖向墙柱接头5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竖向墙柱接头5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橡胶板513,竖向防渗装置51包括有发泡聚乙烯芯棒514,发泡聚乙烯芯棒514的底部与下橡胶板513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泡聚乙烯芯棒5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橡胶板515。
[00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挤塑聚苯乙烯板512增加墙柱竖向拼接时的水平向密封性,配合下橡胶板513、上橡胶板515和发泡聚乙烯芯棒514之间的配合,阻止水汽穿过,全面提高拼接处的密封性和防渗能力。
[0032]实施例3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1),所述建筑结构主体(1)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2)和预制混凝土板(3),所述预制混凝土板(3)包括有卫生间降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主体(1)包括有防渗水机构(5)和防结露机构(6);所述防结露机构(6)包括有限位保温板(61),所述限位保温板(6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63);所述防渗水机构(5)包括有竖向防渗装置(51)和水平防渗装置(52),所述竖向防渗装置(51)包括有挤塑聚苯乙烯板(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温板(61)的一端与预制混凝土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保温板(61)的外侧设置有电源装置(62),所述电源装置(62)的一侧与限位保温板(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63)的一端与电源装置(6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64)和硅藻泥吸水板(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防结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防渗装置(51)包括有竖向墙柱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玲玲张永强刘跃黄怡蕾
申请(专利权)人:扈玲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