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2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纳米粒子由姜黄素、TRPV1激动剂和稳定剂制成;所述TRPV1激动剂选自辣椒素、树脂毒素、维生素D、胡椒碱、吴茱萸碱、花椒麻素、辣椒素酯、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在制备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利用离子干扰疗法特别是钙离子进行肿瘤治疗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关心的热点。钙离子是人体的一种常量元素,在人体内部的平衡稳态与细胞代谢和增殖密切相关。目前已有研究指出,钙离子Ca2+作为细胞信号传导的第二信使,参与了细胞凋亡信号等过程的传导。若体内钙离子平衡稳态被打破,钙离子充分进入胞质,便会导致细胞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当前,学术界对于钙超载这一新型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形式的关注逐年提高。
[0003]目前在临床研究上,主要通过钙电穿孔的方式诱导细胞钙超载进行治疗。钙电穿孔作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其突出的优点是相比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其针对皮下转移瘤的治疗更加容易,无需进行手术即可基本消除肿瘤。但是其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点,其一,此种方法需要额外的电脉冲仪器,使用成本高;其二,此种方法治疗范围窄,目前在临床研究中仅适用于皮下转移瘤;其三,此方法首先需要在患处注射大量氯化钙,对于心脏功能不全者可能不适用。
[0004]2020年,诺贝尔奖聚焦于辣椒素受体(TRPV1),这种受体在受到药物刺激后能够打开,使得细胞间质液中高浓度的Ca
2+
进入细胞内部,因此可以用来作为钙超载的诱导手段。姜黄素(Curcumin)作为经典的抗癌药物,能够促进细胞内质网钙离子储库释放出钙并抑制钙的外排。因此,将二者结合,可以“内外兼修”的促进细胞内部钙离子水平的提高且不会增加心脏负担。目前未见有将TRPV1激动剂和姜黄素联合用来诱导钙超载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通过采用TRPV1激动剂和姜黄素联合的纳米粒子取代成本较高且繁琐的电穿孔技术,能够实现对于肿瘤的钙超载和免疫治疗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由姜黄素、TRPV1激动剂和稳定剂制成;所述TRPV1激动剂选自辣椒素、树脂毒素、维生素D、胡椒碱、吴茱萸碱、花椒麻素、辣椒素酯、6

姜烯酚、姜辣素、姜油酮、姜酮酚或水蓼二醛;所述稳定剂选自吐温80、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聚氧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DSPE

PEG2000或泊洛沙姆。
[0007]进一步地,所述TRPV1激动剂为辣椒素或树脂毒素。
[0008]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聚氧乙烯吡咯烷酮或DSPE

PEG
2000

[0009]上述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姜黄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浓度为1~50 mg/mL,优选为10~20 mg/mL;步骤2,将TRPV1激动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浓度为1~50 mg/mL,优选为10~20 mg/mL;步骤3,将稳定剂溶解于水中,浓度为1~100 % w/w,优选为1%~10% w/w;步骤4,将步骤1的姜黄素溶液和步骤2的TRPV1激动剂溶液混合,然后加至步骤3的稳定剂溶液中混合;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到水中,于10~80℃下100

1000 rpm搅拌0.1~4 h后,停止搅拌,静置24 h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到钙超载型小分子自组装纳米粒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丙酮、乙腈或四氢呋喃。优选乙醇、四氢呋喃或丙酮。
[0011]进一步地,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到水中,于10~50℃下200

800 rpm搅拌0.1~2 h后,停止搅拌,静置24 h除去有机溶剂。优选地,于20~30℃下200

400 rpm搅拌0.1~5h。
[0012]上述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在制备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0013]上述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姜黄素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以及其和TRPV1激动剂能够依赖疏水作用力形成纳米粒子的能力制备得到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使得姜黄素和TRPV1激动剂发挥协同作用,促进细胞内部钙离子水平的提高且不会增加心脏负担。由于钙超载能够促进细胞免疫原死亡过程中的危险信号模式分子的释放(DAMPs),因此还可以将其应用拓展并作为免疫佐剂和化疗药物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外观和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外观图。
[0017]图3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对于4T1肿瘤细胞杀伤结果。
[0018]图4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结果。
[0019]图5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诱导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结果。
[0020]图6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和化疗药物联合后对于4T1乳腺癌细胞杀伤结果。
[0021]图7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促进4T1乳腺癌细胞表面CRT暴露结果。
[0022]图8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处理4T1乳腺癌细胞后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结果。
[0023]图9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促进小鼠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成熟结果。
[0024]图10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促进小鼠肿瘤CD8
+ T细胞浸润结果。
[0025]图11为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抑制4T1乳腺癌生长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
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
[0027]实施例1步骤1,取2 mg和姜黄素和2 mg辣椒素分别加入装有0.1 mL四氢呋喃和0.1 mL无水乙醇的1.5 mL离心管中,分别得到姜黄素溶液和辣椒素溶液。
[0028]步骤2,取100 mg 聚氧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装有1 mL水的1.5 mL离心管中,得到10 %(w/w)浓度的聚氧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0029]步骤3,将步骤(1)获得的姜黄素溶液和辣椒素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获得的聚氧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
[0030]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溶液快速加入到装有20 mL水的烧瓶中,在26℃,400 rpm搅拌0.5 h后静置12 h后除去有机溶剂。
[0031]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纳米粒子通过3000 kDa超滤管除去未包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由姜黄素、TRPV1激动剂和稳定剂制成;所述TRPV1激动剂选自辣椒素、树脂毒素、维生素D、胡椒碱、吴茱萸碱、花椒麻素、辣椒素酯、6

姜烯酚、姜辣素、姜油酮、姜酮酚或水蓼二醛;所述稳定剂选自吐温80、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聚氧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DSPE

PEG2000或泊洛沙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TRPV1激动剂为辣椒素或树脂毒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聚氧乙烯吡咯烷酮或DSPE

PEG
200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超载型小分子药物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姜黄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浓度为1~50 mg/mL;步骤2,将TRPV1激动剂溶解于有机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捷狄永祥周占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