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06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以及转台,转台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原动机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减速机、底架以及水平架,底架固定于水平架的底部的中心处,水平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与原动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架连接。放置到转台上的陶瓷被带动进行多角度的旋转,使陶瓷制品的各个角度能够充分地接受喷釉,喷釉更加均匀,既能够节省釉料的使用,也使陶瓷制品能够获得更好的喷釉效果。同时也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喷釉,避免工人喷釉施工伤害身体。工人喷釉施工伤害身体。工人喷釉施工伤害身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釉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陶瓷生产制造过程中中,喷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喷釉环节通常是由工人人工完成,但是由于釉料颗粒较大,并且带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施工环境都很恶劣,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危害很大。为了减轻对工人身体的危害,部分企业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来进行辅助喷涂,但是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只能进行简单的运动动作,在面对一些形状较为复杂的制品,如坐便器、洗手盆、浴缸或工艺品,置于固定的工作位置上时,由于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空间限制,并不能这些陶瓷制品的复杂曲面进行均匀喷釉。为了使陶瓷制品各个面保持良好的效果,只能加大喷釉量,但这样一来使得陶瓷制品的单件用釉量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喷釉不均且喷釉用量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其能够让陶瓷制品旋转起来各个面充分接受喷釉,解决喷釉不均匀以及用釉量大的缺陷。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以及转台,转台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原动机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减速机、底架以及水平架,底架固定于水平架的底部的中心处,水平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与原动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架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原动机配置为第一伺服电机。/>[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台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减速机以及转盘,第二减速机固定于所述水平架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二减速机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转盘固定于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水平架延伸至水平架的上方,第二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固定于水平架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架包括支撑框、加强杆以及台座,两个以上加强杆固定于支撑框内,支撑框内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台座,所述轴承固定于台座上。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所述转盘之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减速机与所述底架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减速机的外部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侧
边开设有安装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放置到转台上的陶瓷被带动进行多角度的旋转,使陶瓷制品的各个角度能够充分地接受喷釉,喷釉更加均匀,既能够节省釉料的使用,也使陶瓷制品能够获得更好的喷釉效果。同时也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喷釉,避免工人喷釉施工伤害身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水平架的俯视结构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水平架的受力分析图;
[0018]图4是图2中水平架的支撑板的剪力与弯矩分析图;
[0019]图5是图2中水平架的中心部分剖视图;
[0020]图6是图2中水平架挠度、转角图。
[0021]图中:
[0022]11

第一伺服电机,12

第一减速机,13

第一法兰,2

水平架,21

加强杆,22

台座,31

第二伺服电机,32

第二减速机,33

第二法兰,34

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如图1

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以及转台,转台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原动机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减速机12、底架以及水平架2,底架固定于水平架2的底部的中心处,水平架2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台,第一减速机12的输入端与原动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12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架连接。
[0025]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胚料首先由外部的入料流水线连接,由入料流水线带着要输入加工的胚料运送,直到胚料来到入料流水线的边缘,然后由外部的推入机构推入到一侧的转台,同时转台上设置有销钉对胚料进行加固固定,让胚料在后续的喷釉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胚料移位。随后转台带着配料旋转,外部的喷釉部件将釉料喷向胚料,使胚料的各个位置都能充分地接受到釉料,釉料的喷涂更加均匀,使胚料的上釉效果更好。该胚料喷釉完成后,原动机启动,原动机将动力传输到第一减速机12,第一减速机12通过底架带动水平架2转动,水平架2上的转台转动180
°
,载着完成喷釉的胚料的转台转动180
°
到另一端的出料流水线上,而原本该位置上的转台转动到与入料流水线相邻的位置。在出料流水线的一侧设置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将胚料从转台推到出料流水线上,由出料流水线带走。其中推入机构与推出机构均可实现向上90度摆臂,避免胚料与推杆干涉。入料流水线上一侧的推入机构将新的胚料推上转台,通过这样的设置,使转台旋转转动实现胚料的自动上料与下料,并且胚料在转台上能够进行旋转,充分受釉,得到良好的成品。
[0026]进一步地,所述原动机配置为第一伺服电机11。
[0027]单边主要负载组成为:胚料+转台+伺服电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已知胚料为50KG,转台为12KG,第二减速机32为13KG,第二伺服电机31为5.5KG,则单边负载M1=
80.5KG
[0028]初定支撑架为M2=45KG,则二级负载
[0029]M=M1×
2+M2=206KG
[0030]给定工况为分度盘定位角度θ=180
°
,定位时间t=2s,加减速时间比为A=10%,初定减速机减速比为i=40,减速机效率η
G
=0.85
[0031]确定加减速时间
[0032]加减速时间由公式(3

1)得T0=0.2S
[0033]第一减速机12输出轴角加速度由公式(3

2)得β
G
=8.72667rad/s2[0034]第一减速机12输出轴最大转速由公式(3

3)得N=16.667rpm
[0035]第一电机轴角加速度由公式(3

4)得β
m
=349.067rad/s2[0036]第一电机输出轴转速由公式(3

5)得N
m
=666.6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以及转台,转台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原动机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减速机(12)、底架以及水平架(2),底架固定于水平架(2)的底部的中心处,水平架(2)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台,第一减速机(12)的输入端与原动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12)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机配置为第一伺服电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釉转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第二减速机(32)以及转盘(34),第二减速机(32)固定于所述水平架(2)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31)固定于第二减速机(32)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机(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转盘(34)固定于第二减速机(32)的动力输出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华邝超鹏马尧李庭泰胡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