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05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蚕丝被不够轻薄、通气性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表层面料、第一纤维布层、填充层、第二纤维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蚕丝被采用竹炭纤维棉层与蚕丝棉层成片作为填充物放置在填充层内,触感柔软,轻盈舒适,能保持空气清新和床位干燥,能够达到蚕丝被轻薄透气的要求。表层面料的防霉纱与银离子抗菌纱的编织设计,增添了防霉、抗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蚕丝被的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出的蚕丝光泽鲜亮,自身轻薄,透气性和保温性好。总之,该蚕丝被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操作,制备出的蚕丝被质量好,适合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蚕丝被,属于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

技术介绍

[0002]羊毛、蚕丝、鸭绒、腈纶、驼绒、涤纶等纤维因其絮片的保暖性能优异,常被用于制作被褥、枕头和服装的内衬材料。内衬材料的保暖性能与纤维的成分和填充量有较大的关系,一般随着填充量的增加,保暖性会提高,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不适于内衬材料的保暖。蚕丝纤维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动物蛋白纤维,被业界誉为“纤维皇后”,蚕丝纤维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1种是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用蚕丝作为填充物制备的内衬材料,不仅贴身保暖、透湿透气,而且轻柔爽滑、舒适保健。
[0003]目前市场上床上用品,如太空棉、羽绒被、空心棉、丝绵被等,不仅温暖舒适、轻盈亲肤,而且便于清洗、收藏、存放,甚至还有保健作用。但是上述产品由于大多使用了化合物作为填充芯料,很容易产生静电,给人体造成不适之感,且通气性能不是太好,要么保暖性能不够,要么太过暖和,加上自身重量较重,对儿童和老人不适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制作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以解决上述背景所述现有蚕丝被不够轻薄、通气性不佳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包括,层面料、第一纤维布层、填充层、第二纤维布层。
[0008]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与第二纤维布层通过绗缝线紧贴在所述表层面料内侧,且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与第二纤维布层之间形成填充层;
[0009]所述填充层包括竹炭纤维棉层及粘接在竹炭纤维棉层两侧的蚕丝棉层;
[0010]所述表层面料由防霉纱与银离子抗菌纱编织而成。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绗缝线为具有拉伸膨胀性能的单复丝双股缝纫线。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为竹棉混纺贡缎提花布料;第二纤维布层为棉布制成,或为化纤布制成,或为竹纤维布制成,触感柔软,轻盈舒适。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与第二纤维布层靠近填充层一侧的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透气膜。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为3

5c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蚕丝被采用竹炭纤维棉层与蚕丝棉层成片作为填充物放置在填充层内,触感柔软,轻盈舒适,能保持空气清新和
床位干燥,能够达到蚕丝被轻薄透气的要求。表层面料的防霉纱与银离子抗菌纱的编织设计,增添了防霉、抗菌效果。本技术蚕丝被的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出的蚕丝光泽鲜亮,自身轻薄,透气性和保温性好。总之,该蚕丝被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操作,制备出的蚕丝被质量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8]图3为填充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表层面料;2

第一纤维布层;3

填充层;31

竹炭纤维棉层;32

蚕丝棉层;4

第二纤维布层;5

绗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包括,表层面料1、第一纤维布层2、填充层3、第二纤维布层4;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与第二纤维布层4通过绗缝线5紧贴在所述表层面料1内侧,且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与第二纤维布层4之间形成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包括竹炭纤维棉层31及粘接在竹炭纤维棉层31两侧的蚕丝棉层32;所述表层面料1由防霉纱与银离子抗菌纱编织而成。
[0022]具体的,所述绗缝线5为具有拉伸膨胀性能的单复丝双股缝纫线。所述的单复丝双股缝纫线包括相互绞缠的复丝、弹力单丝,复丝、弹力单丝相互之间呈并列结构,复丝为FDY长丝制作而成,复丝、弹力单丝均为波浪形结构,复丝的直径是弹力单丝直径的75%

125%,制作时,复丝、弹力单丝的直径相差不大,并列加捻时产生的捻缩基本一致,使得形成的缝纫线捻度稳定,从而可以采用并列加捻结构投入实际生产,进行规模化制作,易于生产与应用,应用时,由于复丝的强度大于弹力单丝,复丝的柔性小于弹力单丝,当缝纫线沿轴向被外力拉伸时,复丝绷紧,形成芯层纱,而弹力单丝则会被伸直的复丝挤压而屈曲,形成螺旋纱线缠绕在复丝外面,形成包缠纱,此时,缝纫线的直径大于拉伸之前,故其具有拉伸膨胀性能。这样可以在保证蚕丝被透气性能的同时,纺织填充层3内的填充物移出。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为竹棉混纺贡缎提花布料,具体为50%竹纤维与50%棉混纺成贡缎提花布料;所述的第二纤维布层4为棉布制成,或为化纤布制成,或为竹纤维布制成。
[0024]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与第二纤维布层4靠近填充层3一侧的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透气膜。
[0025]更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3的的厚度为3

5cm,具体操作为:将竹炭纤维棉形成铺陈竹炭纤维棉层31,夹在两层蚕丝棉层32的中间,或单独形成一层,先用0.5Kg蚕丝棉进行铺制处理,用人工将蚕丝棉铺扯成片,铺扯做到丝丝分离、不允许有粘连、铺扯成片的蚕丝棉
形成规格符合要求的面积,要求厚薄均匀,0.5Kg蚕丝棉32处理完后,铺制竹炭纤维棉片,取0.5Kg竹炭纤维棉,将其均匀地铺陈在已铺扯成片的蚕丝棉上,在其上再用0.5Kg蚕丝棉进行铺制处理,要与铺制底层棉片相同。后对已铺制成的竹炭纤维棉夹层复合被进行绗制处理,在形成的面积上取四路,每一处五个点。当然,本实施例的取点不是唯一的,每点用线穿过,再回头打一个结系牢,所有的点都用线系牢后,对蚕丝被的四条边用线进行绗缝,线距在4

5.5mm之间即可。
[002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包括表层面料(1)、第一纤维布层(2)、填充层(3)、第二纤维布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与第二纤维布层(4)通过绗缝线(5)紧贴在所述表层面料(1)内侧,且所述第一纤维布层(2)与第二纤维布层(4)之间形成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包括竹炭纤维棉层(31)及粘接在竹炭纤维棉层(31)两侧的蚕丝棉层(32);所述表层面料(1)由防霉纱与银离子抗菌纱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透气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绗缝线(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洲泉强盛丝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