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用DC-DC转换电路及其PCB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956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用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及其PCB板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及其PCB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磁炉主板在DC

DC转换时工作频率通常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因此DC

DC转换时的开关噪声很容易对EMI性能即电磁干扰造成影响,导致电磁炉的EMI性能超标,容易对周围的工作环境产生超过限值的电磁辐射干扰,从而影响其他家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其可抑制DC

DC转换时所产生的噪声,降低电磁辐射干扰,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降压单元和噪音吸收单元,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降压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用于吸收所述降压单元所产生的高频噪音。
[0007]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部连接。
[0008]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0009]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噪音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0010]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感L2、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正极和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正极和所述外部供电部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负极接地。
[0011]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还包括自举单元,所述自举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自举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连接。
[0012]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自举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连接。
[0013]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中,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5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3接地。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PCB板,印刷有如上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产生的高频噪音从引脚2输出至所述降压单元,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则将即将输入至所述降压单元的高频噪音进行吸收,并将高频噪音引入至地,从而有效的抑制了所述控制芯片U1所产生的高频噪音,降低了了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对外界辐射的电磁干扰;此外,本申请外围元件少,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控制芯片U1、2

降压单元、3

噪音吸收单元、4

整流滤波单元、5

自举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及其PCB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降压单元2和噪音吸收单元3,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降压单元2的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3的一端连接,所降压单元2的另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噪音吸收单元3用于吸收所述降压单元2所产生的高频噪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芯片U1为型号为PL8310的同步开关降压转换芯片。
[0022]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控制芯片U1进行电压转换时,所述控制芯片U1内置的MOS在开或关的瞬间将产生电流的通断变化,从而产生高频噪音,高频噪音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输出至所述降压单元2,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3则将即将输入至所述降压单元2的高频噪音进行吸收,并将高频噪音引入至地,从而有效的抑制了所述控制芯片U1所产生的高频噪音,降低了了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对外界辐射的电磁干扰。
[0023]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部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供电部为4.5V至36V电源;通过所述滤波单元对所述外部供电部流入的电流进行滤波处理。
[0024]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降压单元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通过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感L1组成BUCK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1、降压单元和噪音吸收单元,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降压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用于吸收所述降压单元所产生的高频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和所述噪音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用DC

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用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振瑞冼茂忠谢仕荣何景汕刘嘉昌覃科铭邓海林韦国权梁振明黄亚萍杨肖文杨飞汗韦海锋万树均杜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爱庭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