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及电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30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及电子开关,涉及阻容降压电路领域。该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包括降压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模块,稳压模块包括偏置组件、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第一开关管,偏置组件的输入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偏置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偏置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口与滤波模块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偏置组件还用于对所述稳压模块进行限流。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传统的稳压二极管替换为稳压模块,其不仅可以解决传统阻容降压电路的待机功耗大的问题,同时还能适用于电路负载电流较大的应用场景。同时还能适用于电路负载电流较大的应用场景。同时还能适用于电路负载电流较大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及电子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容降压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及电子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阻电容降压电路,是我们常用的供电方式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电路成本低等优点,由于阻容降压电路具有近似于恒流的供电特性,一般应用于功耗不大的电源电路中,比如小家电、LED灯等电路中。
[0003]传统阻容降压电路主要采用电容降压式电路,通过降压电容器、整流二极管以及稳压二极管为电器提供电流,但是,现有的阻容降压电路待机功耗大,浪费电能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及电子开关,其能够有效地降低待机功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容降压电路,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降压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模块,所述降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以及所述滤波模块依次连接;
[0007]所述稳压模块包括偏置组件、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第一开关管;
[0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容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降压电路(100)包括降压模块(10)、稳压模块(20)以及滤波模块(30),所述降压模块(10)、所述稳压模块(20)以及所述滤波模块(30)依次连接;所述稳压模块(20)包括偏置组件(210)、第一稳压二极管(Z1)以及第一开关管(Q1);所述偏置组件(210)的输入端与所述降压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偏置组件(21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偏置组件(210)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口与所述滤波模块(30)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接地;所述偏置组件(210)用于对所述稳压模块(20)进行限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组件(210)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降压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容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10)包括降压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以外接零线,所述整流单元还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20)、火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容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20)还包括开关管组件,所述开关管组件包括若干个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徐达陈旗军倪明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