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2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包括输送带和底板,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输送带外表面上连接有用等距分隔输送电池极板的推动块,所述输送带的右侧设有用于对正负电极板进行分开收集的收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每次需要对电池极板进行分片和收片时,先利用输送带持续不断的将电池极板进行输送,配合随动机构和检测机构,在不停止电池极板输送的过程中,对电池极板进行快速的区分,然后控制收集机构对区分后的电池极片进行分别收集,方便快捷,避免人员参与,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分片收片装置
,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好的电池质量,涂敷好的极板经过固化干燥后,需要将极板周边的余膏和毛刺清理干净,并将工艺极耳去除,同时将极耳上的铅膏刷掉,露出光亮的极耳,这个过程称之为极板处理。
[0003]铅酸蓄电池按照极板大小规格不同,一般分为大密电池、中密电池和小密电池。在电池极板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极板铸造和涂敷的效率,同时减少铸板机和涂板机规格种类,一般中密电池板栅在铸造时为大小相同的四片并联铸造,经涂板后成为四联片极板,铅酸蓄电池四联片极板的处理包括分片、切极耳、刷极耳、刷边框等工序。
[0004]现有技术中在对铅酸电池极板进行切极耳后进行分片和收片的过程中,部分铅酸电池极板在切割后继续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翻转现象,在进行切分正负电极板时,难以进行准确的区分,往往需要人员进行单独确认后,才能准确分出,十分繁琐,且极其耽误加工效率,且在输送过程中,混合的正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包括输送带(1)和底板(2),所述输送带(1)传动连接在底板(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外表面上连接有用等距分隔输送电池极板的推动块(3),所述输送带(1)的右侧设有用于对正负电极板进行分开收集的收集机构,所述输送带(1)顶部设有用不停止输送电池极板的过程中跟随电池极板一同移动的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底部连接有对电池极板进行正负极板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在检测出正负极板后,控制收集机构进行区分收集电池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一支撑柱(4),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柱(4)分别设置在输送带(1)的前后两侧,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杆(5),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光杆(5)外表面上共同滑动连接有随动板(6),两个所述第一光杆(5)外表面上均套设有位于随动板(6)与后侧所述第一支撑柱(4)之间的第一弹簧(7),所述随动板(6)内部连接有用于自动检测电池极板并能跟随电池极板一同向右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在检测完成后自动抬升脱离电池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8),所述第一定位块(8)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固定框(9),两个所述U型固定框(9)顶部内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10),所述第一滑板(10)顶端贯穿随动板(6)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10)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12),所述推动气缸(12)固定连接在随动板(6)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正极检测板(13)和负极检测板(14),所述正极检测板(13)和负极检测板(14)分别用于检测电池基板的前后两端插口形状,所述正极检测板(13)和负极检测板(1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杆(15),四个所述第二滑杆(15)均贯穿随动板(6)并与其滑动连接,同侧两个所述第二滑杆(15)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拉动板(16),每个所述第二滑杆(15)外表面上均套设有固定连接在随动板(6)与拉动板(16)之间的第二弹簧(17),所述第一定位块(8)内侧连接有用于在电池极板移动至正极检测板(13)和负极检测板(14)的正下方用于触发拉动板(16)向下移动检测的触发机构,所述随动板(6)中部连接有用于带动电池基板上升并转动180
°
的转动机构,所述拉动板(16)底部可连接有触发块(18),所述触发块(18)用于检测拉动板(16)距离随动板(6)的高度并控制转动机构和收集机构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智能分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第三滑杆(19),所述第三滑杆(19)贯穿第一定位块(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20),所述第一定位块(8)左侧壁上开设有供触发板(20)嵌入的凹槽,所述第三滑杆(19)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21),所述第三滑杆(19)外表面上套设有固定连接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平徐桂佳赵延安刘记曹胜基
申请(专利权)人:小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