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752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包括基座、外扩组件、从动组件和砂纸,外扩组件设置在基座的侧壁,外扩组件设置在基座的侧壁且位于外扩组件的上方,砂纸设置在外扩组件和从动组件之间;通过两侧第二圆板对电池板栅的夹紧和传送带的传动输送,使电池板栅在被砂纸进行打磨的过程中,电池板栅因第二圆板的夹紧而无法产生晃动,使电池板栅在打磨后表面的磨痕更加均匀,通过对电池板栅的定位,能够确保打磨路径和力度可控,从而实现均匀一致的表面粗糙度和精确的几何尺寸,避免因位移造成栅条断裂或间距偏差,从而提升电池的电性能一致性,降低打磨返工率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为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胶体免维护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板栅作为承载活性物质和传导电流的核心部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及安全性。

2、现有设备对板栅侧边的抛光多采用固定砂纸或单轴打磨方式,难以适应板栅不同的形状,导致毛刺、飞边残留或打磨不均匀。

3、板栅通常需要同时打磨平面和侧边,传统设备需分阶段操作,如先打磨平面再翻转打磨侧边,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因二次装夹导致位置偏移,影响加工一致性。

4、对于批量生产的板栅,现有设备缺乏自适应调节机制,需频繁更换夹具或调整参数,尤其在处理不同厚度或形状的板栅时,人工干预成本高,难以满足连续作业需求。

5、传送带在对电池板栅传送过程中,打磨设备在电池板栅上的摩擦会使电池板栅产生横向移动的力,若打磨设备和电池板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过大,会导致电池板栅在传送带上晃动位移甚至向外滑出。

6、为此,提出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包括基座(1)、外扩组件(4)、从动组件(5)和砂纸(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组件(4)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所述外扩组件(4)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且位于外扩组件(4)的上方,所述砂纸(6)设置在外扩组件(4)和从动组件(5)之间;所述外扩组件(4)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基座(1)侧壁的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2),所述第二转轴(42)贯穿转动连接于基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壁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43),所述第一压板(43)和第一转轴(4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第二转轴(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包括基座(1)、外扩组件(4)、从动组件(5)和砂纸(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组件(4)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所述外扩组件(4)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且位于外扩组件(4)的上方,所述砂纸(6)设置在外扩组件(4)和从动组件(5)之间;所述外扩组件(4)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基座(1)侧壁的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2),所述第二转轴(42)贯穿转动连接于基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壁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43),所述第一压板(43)和第一转轴(4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第二转轴(4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45),所述第一圆盘(45)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6),所述第二弹簧(46)远离第一圆盘(4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47),所述第一滑板(47)均滑动连接于第二转轴(42)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组件(4)还包括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有齿面套管(48),所述齿面套管(48)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49),所述第二转轴(42)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410),所述滑块(410)滑动连接于螺纹槽(49)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撑板(413),所述撑板(413)与齿面套管(48)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4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气孔(411),所述气孔(411)靠近齿面套管(48)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412),所述第二转轴(42)靠近基座(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方杆(414),所述方杆(414)远离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416),所述第一圆板(416)和基座(1)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15),所述第一圆板(416)远离基座(1)的一侧开设有梯形槽(4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体免维护电池板栅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被驱动的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所述从动组件(5)包括安装于基座(1)上的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52),所述第二圆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安刘记曹胜基徐桂佳杨卫花纯亮邴传
申请(专利权)人:小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