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67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形成,下半部分至少包括固定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半部分采用了与铜膨胀系数相近且价格更低的金属材料,节省了铜资源,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片。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电机中的主要部件,它主要由内衬套、内衬套外围的电木主体和排列在电木主体外围的铜排换向片组成。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目前市场上的换向片全部是用铜材加工制作的,材料浪费比较多,特别是近年来铜材价格猛涨,导致换向片的制造成本提高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金属换向片,该换向片下半部分采用了与铜膨胀系数相近且价格更低的金属材料,节省了铜资源,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形成,下半部分至少包括固定脚。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形成,下半部分至少包括固定脚;所述下半部分包括工作段的下半段和固定脚。换向片的上半部分由铜材制成,下半部分由与铜膨胀系数相近且价格比铜材便宜的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中下半部分采用了比铜价格便宜的金属材料,节省了铜资源,降低了成本。2.由于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摩擦会生热,若本技术的下半部分采用与铜膨胀系数相差大的金属材料,那么这种金属材料受热时很容易因为与铜的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而产生绷断,从而影响换向片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采用了与铜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材料,则避免了绷断情况的出现,保证了换向片的结构的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工作段;2固定脚;3上半部分;4下半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1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2,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3、4形成,下半部分4至少包括工作段1的下半段和固定脚2。换向片的上半部分3由铜材制成,下半部分4由与铜膨胀系数相近且价格比铜材便宜的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中下半部分4采用了比铜价格便宜的金属材料,节省了铜资源,降低了成本;由于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摩擦会生热,若本技术中下半部分4采用与铜膨胀系数相差大的金属材料,那么这种金属材料受热时很容易因为与铜的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而产生绷断,从而影响换向片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采用了与铜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材料,则避免了绷断情况的出现,保证了换向片的结构的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1)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3,4)形成,下半部分(4)至少包括固定脚(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换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分(4)包括工作段(1)的下半段和固定脚(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形成,下半部分至少包括固定脚。本技术中下半部分采用了与铜膨胀系数相近且价格更低的金属材料,节省了铜资源,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H01R39/00GK2906999SQ20062007042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普进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换向片,包括露出在电木主体外的工作段(1)和伸入电木主体内的固定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有上下两个部分(3,4)形成,下半部分(4)至少包括固定脚(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普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