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铁粉燃料及其制备、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404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铁粉燃料及其制备、应用方法,所述纯铁粉燃料包括纯铁粉,其化学成分为:C<0.005%,Si<0.0023%,Mn<0.02%,Fe≥99.95%。将纯铁原料放入真空熔炼炉中,真空熔炼炉真空度小于2Pa后对纯铁原料进行加热熔炼,钢水过热度为100~150℃后开始雾化,雾化结束后收集粉末,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50~100μm的纯铁粉。在燃料燃烧后直接得到细小颗粒的Fe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铁粉燃料及其制备、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纯铁粉燃料及其制备、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研究“替代燃料”成为当前迫切任务。金属燃料作为一种高热值的新型燃料,其能量密度远远高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并且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地球上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且金属粉末生产技术成熟,使金属粉末的制造成本降低,为金属燃料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专利《一种纳米铁粉燃料发电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201710378169.4,公开号:CN107355300A)。公开了一种纳米铁粉燃料发电方法及其装置,该专利以纳米铁粉为燃料,纳米铁粉与氧气混合后被点燃,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对于燃烧产物FeO
x
,通过通入氢气还原FeO
x
,实现对燃烧产物的回收。该专利技术的纳米铁粉发电方案绿色环保、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可替代现有不可再生能源。但是该方法需要纳米级铁粉,纳米级铁粉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应用,此外纳米铁粉应用过程会出现团聚现象,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热值低的问题,也未见工业生产应用。基于金属燃料现状,现急需一种制备方便、实用的金属燃料制品来满足社会需求。
[0003]申请号201110057511.3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氧化铁红湿法提纯方法,工艺路线为:水洗—脱水—干燥,在水洗过程中加入氨含量为0.05%~35%的添加剂,脱水时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分离杂质。其中添加剂优选为氨含量为0.05%~35%的氨气、氨水、碳酸氨或碳酸氢氨。干燥方法可为回转窑干燥或制浆—离心喷雾干燥。通过对氧化铁粉提纯获得高品质的氧化铁粉,可作为高端产品高磁导率的原料。由于该专利的原料是利用热轧酸洗废液,虽然经提纯处理后可以去除部分杂质元素,但仍然会残留一定量的Al、Cr、Na、P、Si、S、Cl等元素,影响铁红的性能。基于生产铁红的现状,现急需一种方便、实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制备高端铁红。
[0004]采用纳米级铁粉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应用,此外纳米铁粉应用过程会出现团聚现象,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热值低的问题。同时利用热轧酸洗废液,虽然经提纯处理后可以去除部分杂质元素,但仍然会残留一定量的Al、Cr、Na、P、Si、S、Cl等元素,影响铁红的性能。基于上述现状,急需一种方便、实用、节能环保的金属燃料制品,同时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铁红产品,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铁粉燃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纳米级铁粉成本较高,以及纳米铁粉应用过程会出现团聚现象,造成燃烧不充分、热值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铁粉燃料燃烧制备FeO
x
的方法,在燃料燃烧后直接得到细小颗粒的FeO
x
作为生产铁红的原料,解决现有技术在生产铁红的过程中对铁红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纯铁粉燃料燃烧生成的FeO
x
制备软磁材料用高纯α

Fe2O3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生产铁红的元素残留,影响铁红性能的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纯铁粉燃料,包括纯铁粉,所述纯铁粉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0.0023%,Mn<0.02%,Fe≥99.9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纯铁粉粒径为50~100μm。所述C<0.005%,以便在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时降低碳排放;Si<0.0023%,以便在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后减少SiO2的生成量;Mn<0.02%,减少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后MnO的生成量;Fe≥99.95%,保证最终产品中铁红的含量;所述纯铁粉粒径为50~100μm,粒径小于50μm,铁粉容易团聚,大于100μm,颗粒过大不利于充分燃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纯铁粉中实心粉质量占比达到99%以上,纯铁粉的松装密度达到4.4~4.8g/cm3。所述的实心粉质量占比多,松装密度大有利于保证单位体积燃料热值最大化。
[0011]一种纯铁粉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0012]制粉:将纯铁原料放入真空熔炼炉中,首先对真空熔炼炉抽真空,真空度小于2Pa后对纯铁原料进行加热熔炼,待纯铁原料熔化后,控制钢水过热度为100~150℃后开始雾化,雾化采用氩气或氮气,雾化气体的压力为2.0~4.0MPa,雾化结束后收集粉末;粉末筛分:将收集粉末进行筛分,筛选得到粒径为50~100μm的纯铁粉。控制钢水过热度为100~150℃后开始雾化,温度低于100℃,钢水流动性差,影响雾化效果,温度高于150℃,熔炼温度过高,影响炉衬寿命,进而影响钢水的洁净度;雾化气体的压力为2.0~4.0MPa,压力低于2.0MPa,粉末雾化速度过慢,容易出现雾化中断现象,压力高于4.0MPa,粉末雾化速度过快,粉末颗粒的粒度粗大,影响使用效果。
[0013]进一步的,利用空心纯铁粉与实心纯铁粉的密度差,对雾化后收集的或经筛选得到的粉末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实心纯铁粉,实心纯铁粉中实心粉质量占比达到99%以上,实心纯铁粉的松装密度达到4.4~4.8g/cm3。
[0014]进一步的,所述纯铁原料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Si<0.005%,Mn<0.03%,Fe≥99.9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C<0.01%,以便在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时降低碳排放;Si<0.005%,以便在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后减少SiO2的生成量;Mn<0.03%,减少纯铁粉作为燃料燃烧后MnO的生成量,Fe≥99.93%,保证最终产品中铁红的含量。
[0015]一种纯铁粉燃料的燃烧方法,将纯铁粉和氧气送入燃烧设备中燃烧,燃烧温度达到1000~1200℃,燃烧产物为FeO
x
粉,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利用(反应方程式见式1),生成的FeO
x
粉经冷却后进行收集。
[0016]Fe(s)+(X/2)O2(g)

FeO
x
+Q
ꢀꢀꢀ
(1)
[0017]燃烧产物FeO
x
粉以100~300℃/s温降速度冷却至80℃以下进行收集,得到的FeO
x
粒径不超过2mm。
[0018]燃烧产物FeO
x
粉以100~300℃/s温降速度冷却至80℃以下,可以直接得到粒径不超过2mm细小颗粒的FeO
x
作为生产铁红的原料,不需要进行加工,减少了机加工的工序,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减少加工过程对原料造成的污染。
[0019]纯铁粉燃烧所用燃烧设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铁粉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纯铁粉,所述纯铁粉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0.0023%,Mn<0.02%,Fe≥99.9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纯铁粉粒径为50~1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铁粉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铁粉中实心粉质量占比达到99%以上,纯铁粉的松装密度达到4.4~4.8g/cm3。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制粉:将纯铁原料放入真空熔炼炉中,首先对真空熔炼炉抽真空,真空度小于2Pa后对纯铁原料进行加热熔炼,待纯铁原料熔化后,控制钢水过热度为100~150℃后开始雾化,雾化采用氩气或氮气,雾化气体的压力为2.0~4.0MPa,雾化结束后收集粉末;粉末筛分:将收集粉末进行筛分,筛选得到粒径为50~100μm的纯铁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心纯铁粉与实心纯铁粉的密度差,对雾化后收集的或经筛选得到的粉末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实心纯铁粉,实心纯铁粉中实心粉质量占比达到99%以上,实心纯铁粉的松装密度达到4.4~4.8g/cm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纯铁原料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Si<0.005%,Mn<0.03%,Fe≥99.9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6.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纯铁粉和氧气送入燃烧设备中燃烧,燃烧温度达到1000~1200℃,燃烧产物为FeO
x
粉,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利用,生成FeO
x
粉经冷却后进行收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产物FeO
x
粉以100~300℃/s温降速度冷却至80℃以下进行收集,得到的FeO
x
粒径不超过2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铁粉燃料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4),燃烧器(4)入口处设有供氧管(1),供粉管(2

1),点火装置(3);燃烧器(4)的散热面与热交换器(5)连接,燃烧器(4)出口与燃烧产物的输送通道(7)相连,输送通道(7)外部设有冷却器(6),输送通道(7)的出口与收集器(9)相连;将纯铁粉和氧气喷入燃烧器(4)内,并由点火装置(3)点燃,纯铁粉用压力为0.3~0.5MPa的空气由供粉管(2

1)喷入燃烧器(4)内,纯铁粉喷入量为2~5kg/min,氧气由供氧管(1)喷入,压力为0.2~0.4MPa,喷入量为0.8~1.5m3/min,燃烧器(4)内纯铁粉与氧气发生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被热交换器(5)吸收,生成的FeO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相巍常桂华尚德礼李广帮彭春霖黄玉平宋成民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