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33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所述的配合结构包括集尘盒,适于可拆卸地设在自移动清洁设备的机身内,用于接收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一清洁件清扫的脏物;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适于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机身内,且分布在所述集尘盒的相对两侧壁外,所述第一盒体具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盒体具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储液腔适于与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二清洁件所在的安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安装腔内提供清洁溶液;第二盒体的第二储液腔适于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在第三抽吸力下,用于回收所述安装腔内的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集尘盒、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排布合理,设备运行平稳。设备运行平稳。设备运行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洗地机、拖地机等自移动清洁设备代替传统的拖把进行拖地擦地劳动。自移动清洁设备通常设有收集脏物的集尘盒、向待清洁面提供清洁溶液的第一盒体以及回收溶液的第二盒体。但是,现有的集尘盒、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排布不合理,导致设备结构尺寸大,空间利用率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配合结构,包括集尘盒,适于可拆卸地设在自移动清洁设备的机身内,用于接收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一清洁件清扫的脏物;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适于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机身内,且分布在所述集尘盒的相对两侧壁外,所述第一盒体具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盒体具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储液腔适于与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二清洁件所在的安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安装腔内提供清洁溶液;第二盒体的第二储液腔适于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在第三抽吸力下,用于回收所述安装腔内的溶液。
[000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000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依次分布且间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内。
[000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设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上;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沿竖向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各自所在的凹槽内。
[000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一进液接头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一出液接头。
[000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截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上,所述第一截流机构具有截断所述第一进液口和/ 或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截断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开启状态;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安装座分离时,所述第一截流机构处于截断状态。
[00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
安装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进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二进液接头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二出液接头。
[00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截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液口上,所述第二截流机构具有截断所述第二进液口和/ 或所述第二出液口的截断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开启状态;当所述第二盒体与所述安装座分离时,所述第二截流机构处于截断状态。
[001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液位检测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内,所述第一储液腔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高度差;液位检测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储液腔的最低位置处用于检测最低液位的第一导电件和设于所述第一储液腔的最高位置处用于检测最高液位的的第二导电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件配合的第一端子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导电件配合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清洁溶液为导电介质,当所述第一盒体安装至所述安装座后,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和/或满载检测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盒体内的最高液位,所述满载检测结构包括浮子,浮杆及永磁体,所述浮子设于浮杆的一端,所述浮杆远离浮子的一端通过摆动轴可转动地设在第二盒体内,所述永磁体固定在所述浮子上,所述第二盒体内设有与所述永磁体配合的霍尔传感器;其中,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盒体内的溶液的密度。
[0013]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移动自移动清洁设备,包括机身;以及配合结构,设于所述机身内;其中,所述配合结构为前述所述的配合结构。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别可拆卸地分布在集尘盒的相对两侧外,通过合理分布集尘盒、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位置,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装饰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移动清洁设备在仰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第二清洁件与安装腔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1中机身和测距机构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8中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补液截流机构以及排污截流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9在仰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撞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是图11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清洁件与驱动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9]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清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是图1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是图15中侧抽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是图13中侧壁敞开口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3]图18是图17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19是图1中第一清洁件和集尘盒之间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座、集尘盒、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6]图21是图20的分解示意图。
[0037]图22是本专利技术中集尘盒的立体图。
[0038]图23是本专利技术中集尘盒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39]图24是本专利技术中集尘盒的提手提起时的示意图。
[0040]图25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0041]图26是本专利技术中集尘盒的剖示意图。
[0042]图27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盒体的示意图。
[0043]图28是图27的分解示意图。
[0044]图29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盒体的示意图。
[0045]图30是图29的分解示意图。
[0046]图31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7]图32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座在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33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盒,适于可拆卸地设在自移动清洁设备的机身内,用于接收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一清洁件清扫的脏物;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适于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机身内,且分布在所述集尘盒的相对两侧壁外,所述第一盒体具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盒体具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储液腔适于与自移动清洁设备的第二清洁件所在的安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安装腔内提供清洁溶液;第二盒体的第二储液腔适于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在第三抽吸力下,用于回收所述安装腔内的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安装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依次分布且间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设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上;所述第一盒体、集尘盒及第二盒体沿竖向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各自所在的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一进液接头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对接导通的第一出液接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截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上,所述第一截流机构具有截断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截断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开启状态;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安装座分离时,所述第一截流机构处于截断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强许波建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