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25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该电化铝包括基膜层、离型层、图像层、镀膜层和胶层。其中,所述图像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所述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靠近镀膜层的一侧具有可在所述镀膜层的作用下显示全息图案的微结构;该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构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图像层,设置在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之间的所述增韧层用以提升图像层的柔韧性,在电化铝受热受压过程中为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提供缓冲热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图像层结构的调控来弥补胶层性能不足导致的产品缺陷,解决了高速烫印中存在的麻点或漏点现象,可以在使用性能稍低的胶水情况下达到可高速烫金的标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防伪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化铝又称烫金膜,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印材料。图1是电化铝箔的常规结构示意图,该电化铝箔是在基膜上涂布离型层、色层、经真空蒸镀金属后再涂布胶层。其制作流程一般为:在基膜PET上涂布离型树脂并烘干形成离型层,以使烫金后易于分离;涂布一层经过溶剂稀释后的与染料混合的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烘干后形成色层,该色层可通过模压后形成特殊的全息防伪图案;再在色层上真空蒸镀一层厚度在纳米级的铝层来增强其表观亮度构成镀膜层;涂布一层通过溶剂稀释后的胶水,烘干后形成胶层,使烫金后具有附着性。
[0003]目前高速烫金通常采用圆压圆方式,其给印刷行业带来的好处主要为提升生产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效益。由于圆压圆高速烫金工艺中滚筒滚动速度较快,压力作用方式为车速接近110米/分钟的高速线接触。与常规的平压平烫金方式对比,圆压圆高速烫金的烫金接触时间更短,在同样的压力作用下,对烫金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要求更高,电化铝的起剥力要更小、起烫温度更低及附着力更强。因此,在常规的高速烫金工艺关键点中,胶层是解决高速烫金的关键点。通常要求胶水的软化点低,分子量均匀,热传递和附着力都要良好等。在设计胶水软化点过程中,若胶水软化点较低,产品常温下易反粘;而胶水软化点设计较高,则在高速烫印中容易出现麻点或漏点等问题。
[0004]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麻点与漏烫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色层的成像树脂一般比较硬脆;在高速烫金受力受热后,胶水的受热不均会使反拉的图像层受力不均,而图像层中的树脂因为韧性不够导致局部结构破坏产生麻点。因此,色层的合理设计也对高速烫印性能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常规电化铝在高速烫金受力受热后色层容易出现麻点或漏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包括基膜层、离型层、图像层、镀膜层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
[0007]所述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靠近镀膜层的一侧具有可在所述镀膜层的作用下显示全息图案的微结构;
[0008]该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构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图像层,设置在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之间的所述增韧层用以提升图像层的柔韧性,在电化铝受热受压过程中为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提供缓冲热应力。
[0009]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增韧层由软化温度160~17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软化温度130~14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混合而成;
[0010]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5

10):(2

5):(0.1

0.2)。
[0011]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胶层由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而成;
[0012]所述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

8):(10

12):(5

8)。
[0013]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第一色层、第二色层由醋酸丙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混合而成;
[0014]所述醋酸丙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的质量比为(4

8):(6

12)。
[0015]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第一色层、第二色层由醋酸丙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和色粉混合而成;
[0016]所述醋酸丙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和色粉的质量比为(4

8):(6

12):(2

4)。
[0017]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的厚度比为(1.5

2.5):1:(1.5

2.5)。
[0018]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镀膜层为金属铝层或介质层;
[0019]所述金属铝层的铝值厚度为
[0020]所述介质层选自硫化锌、氟化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介质层的透光率为85

92%。
[0021]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离型层的主要成分为溶剂蜡。
[0022]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基膜层对离型层、图像层、镀膜层和胶层分离时的剥离值为2.4

4N/m。
[0023]优选的,上述可高速烫金电化铝,所述基膜层为厚度12~18μm的PET薄膜。
[002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提供一基膜层,在所述基膜层的表面形成离型层;
[0026]S2在所述离型层的表面依次涂覆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并在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的表面模压形成微结构;
[0027]该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构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图像层,设置在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之间的所述增韧层用以提升图像层的柔韧性,在电化铝受热受压过程中为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提供缓冲热应力;
[0028]S3在所述第二色层的表面形成镀膜层,在所述镀膜层的作用下,所述微结构被金属附着后带有金属光泽增强亮度,显示全息图案;
[0029]S4在所述镀膜层的表面形成胶层。
[0030]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构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图像层,设置在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之间的增韧层用以提升整个图像层的柔韧性,在电化铝受热受压过程中为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提供缓冲热应力,避免胶层受热不均后反作用图像层而使其产生脆裂的麻点或烫印漏点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像层结构,可以在不调整胶水配方情况下达到可高速烫金的标准。
[003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胶层由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而成;该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

8):(10

12):(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包括基膜层、离型层、图像层、镀膜层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所述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靠近镀膜层的一侧具有可在所述镀膜层的作用下显示全息图案的微结构;该第一色层、增韧层和第二色层构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图像层,设置在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之间的所述增韧层用以提升图像层的柔韧性,在电化铝受热受压过程中为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提供缓冲热应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层由软化温度160~17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软化温度130~14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混合而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5

10):(2

5):(0.1

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由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而成;所述丁晴橡胶改性酚醛树脂、酮醛树脂和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

8):(10

12):(5

8)。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高速烫金电化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层、第二色层由醋酸丙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混合而成;所述醋酸丙酸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的质量比为(4

8):(6

12)。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安鲁琴徐晓光魏家新林蝶薛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