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12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包括网罩,网罩包括内环圈、外环圈以及撑开内环圈、外环圈的网兜,将网罩固定于地面的固定钉,还包括束带,束带位于网兜上方且与网兜之间形成柴胡种的收纳空间。通过该采收器使不断成熟的种子能够被收集到网兜中,不被散落到地下。另外,采收器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柴胡株附近的地面,收集到网兜里的种子还不怕风吹走。整个采收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收集到网兜内的种子不会被雨水浸泡造成采集的种子腐烂等。通过束带与网兜形成种子集中采收的空间,束带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防止网兜内采收的种子被风吹走,也防止鸟类直接啄走网兜内的种子。也防止鸟类直接啄走网兜内的种子。也防止鸟类直接啄走网兜内的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工具
,特别涉及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

技术介绍

[0002]野柴胡种子的收集一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野柴胡的种子细小,比小米粒小一半,生长过程中是梯度开花梯度接种,并在种子成熟后受外界风的影响和自身结构特性,随风散落到地下。由于成熟期的不确定性因此集中的进行收集比较困难,这给我们利用野生柴胡种进行二次繁育、改良、组培都带来资源上的短缺。本身野生的柴胡就稀少,分布零散,因此如何收集野生柴胡种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野生柴胡种子收集过程中,梯度生长开花、梯度接种成熟,散落,被风吹落到土壤里的问题,在寻找野柴胡的过程中,发现了野柴胡就在这株柴胡的周围布上一个收集网袋,这个网袋一不能影响野柴胡的生长,二不能影响雨水对野柴胡生长过程造成影响,三收集种子的时候不能积水,不能被风吹走,被雨水冲走,尽量阻断被虫鸟叨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包括网罩,网罩包括内环圈、外环圈以及撑开内环圈、外环圈的网兜,将网罩固定于地面的固定钉,还包括束带,束带位于网兜上方且与网兜之间形成柴胡种的收纳空间。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圈直径大于内环圈直径,且外环圈可旋拧折叠收纳。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圈套置在野生柴胡株的根部,内环圈上设有若干束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内环圈上,另一端拉紧绕过柴胡株系在外环圈上,束带在内环圈和外环圈上的固定点相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网兜对应外环圈的位置沿外环圈一圈设有连接孔,束带系在连接孔对应的外环圈位置。
[0008]进一步地,固定钉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钉在地面上,将整个采集器多点固定。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纳网片,收纳网片绕柴胡株根部一圈,覆盖内环圈并固定在网兜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网片的两端和网兜上设有按扣,收纳网片通过按扣固定在网兜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圈不贴地面安装。
[0012]综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通过该采收器使不断成熟的种子能够被收集到网兜中,不被散落到地下。
[0014]另外,采收器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柴胡株附近的地面,收集到网兜里的种子还不怕风吹走。
[0015]整个采收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收集到网兜内的种子不会被雨水浸泡造成采
集的种子腐烂等。
[0016]通过束带与网兜形成种子集中采收的空间,束带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防止网兜内采收的种子被风吹走,也防止鸟类直接啄走网兜内的种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视图。
[0019]图3为束带系到外环圈后的结构视图。
[0020]图4为网罩通过固定钉固定在地面后的结构视图。
[0021]图5为网罩收纳旋拧收纳时的结构视图。
[0022]图6为网罩收纳后的结构视图。
[0023]图7为收纳网片的结构视图。
[0024]图中:
[0025]1内环圈,2外环圈,3网兜,4固定钉,5地面,6束带,7连接孔,8收纳网片,9按扣,10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如图1、图2所示,该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包括网罩,网罩包括内环圈1、外环圈2以及撑开内环圈1、外环圈2的网兜3。外环圈2直径大于内环圈1直径,且外环圈2可旋拧折叠收纳。收纳状态(图6),采收器被折叠为包括三层环圈的环形折叠网袋;收纳时,用手拿住外环圈2并向相反方向旋拧(图5),使得外环圈2呈“8”字形,然后对折旋拧后的外环圈2,使得内环圈1与折叠后的外环圈2整体呈环形状(图6);使用状态,采收器是底部开口小,顶部开口大的倒锥体状。通过该采收器使不断成熟的种子能够被收集到网兜3中,不被散落到地下。
[0028]采收器通过固定钉4固定于地面5,固定钉4的头部较大,从网罩的外环圈2位置将网罩固定于地面5上(图4)。固定钉4的头部较大,固定端较细,固定钉4的固定端穿过连接孔7后钉在地面5上,将整个采集器多点固定。另外,采收器通过固定钉4固定在柴胡株附近的地面5,收集到网兜3里的种子还不怕风吹走。
[0029]采收器还包括束带6,束带6位于网兜3上方且与网兜3之间形成柴胡种的收纳空间。具体地,内环圈1套置在野生柴胡株的根部,内环圈1上设有若干束带6,束带6的一端固定在内环圈1上,另一端拉紧绕过柴胡株系在外环圈2上,束带6在内环圈1和外环圈2上的固定点相对,即,束带6的一端如果固定在内环圈1的东侧一边,则束带6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环圈2的西侧一边(图3)。通过束带6与网兜3形成种子集中采收的空间,束带6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防止网兜3内采收的种子被风吹走,也防止鸟类直接啄走网兜3内的种子。通过多条系带的穿插把野生柴胡围绕到中间,由于系带与网袋有松紧起伏形成多个拉筋与网兜,在柴胡开花接种后,散落的种子就后落到下面的网袋中,由于网袋有一个一个的拉筋间隔挡住的风把种子吹走的可能,网袋在扎腿上离开地面有一定距离,也避免的雨水的浸泡。
[0030]为了方便束带6的连接和固定钉4的固定,在网兜3对应外环圈2的位置沿外环圈2
一圈设有连接孔7,束带6系在连接孔7对应的外环圈2位置。
[0031]还包括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条状的收纳网片8(图7),收纳网片8绕柴胡株根部一圈,覆盖内环圈1并固定在网兜3上。收纳网片8可以设置在网兜3内侧也可以设置在网兜3外侧。收纳网片8的两端和网兜3上设有按扣9,收纳网片8通过按扣9固定在网兜3上。收纳网片8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将内环圈1覆盖后,防止种子从内环圈1出掉落。
[0032]内环圈1不贴地面5安装,即整个采收器距离地面5有一定的距离,收集到网兜3内的种子不会被雨水浸泡造成采集的种子腐烂等。
[0033]工作原理:
[0034]当发现野生柴胡的生长株时,将折叠的环形网罩打开,从网罩的内环圈套进野生柴胡株上,放到地面上,把固定钉插入网罩外延下的土壤里,均布四个。固定钉的头部卡在网罩连接孔处卡住外环圈,托起网罩底部离开地面,同时限定网罩被风吹拂的随意晃动。影响柴胡植株的生长,另外防止被雨水浸泡收集的种子,同时防止虫子啃食种子,这时把束带穿过生长的柴胡植株茎连接到对面的连接孔处。一是使网罩贴近生长的植株茎,二是拉起网罩形成多个网筋网兜,有利于收集的种子藏与网兜中避免被鸟吃掉。这样随着柴胡的梯度生长开花接种,散落或吹落都会降落到网袋之中,待生长季结束,两种方式可以把收集的种子再集中起来:一是把柴胡的地上部分剪断把网罩从固定钉掐口上拿下来,再集中收集,后合起来网袋变成折叠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网罩包括内环圈、外环圈以及撑开内环圈、外环圈的网兜,将网罩固定于地面的固定钉,还包括束带,束带位于网兜上方且与网兜之间形成柴胡种的收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圈直径大于内环圈直径,且外环圈可旋拧折叠收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圈套置在野生柴胡株的根部,内环圈上设有若干束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内环圈上,另一端拉紧绕过柴胡株系在外环圈上,束带在内环圈和外环圈上的固定点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生柴胡种子采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芬汝医王宪昌韩金龙朱彦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