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09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藻类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该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一侧设置进料斗,所述输送机构经机架支撑;打散机构,经机架支撑设置于输送机构上方;打散装置包括搅散结构和松料结构,搅散结构用于将由进料斗落下的裙带菜进行前期打散、分散,松料结构通过与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反的搅动,实现裙带菜的进一步松料分离;搅散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前段,松料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后段。该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对于盐渍后待进行茎叶分离的裙带菜实现了打散输送,便于挑拣发黄、带沙等不合格裙带菜,同时使茎叶更易进行后续规格分离处理。同时使茎叶更易进行后续规格分离处理。同时使茎叶更易进行后续规格分离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藻类加工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裙带菜属于褐藻门、褐子纲、海带目、翅藻科、裙带菜属食用藻类植物,叶绿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带,故取其名。裙带菜在我国宋代的《本草》上称菜莙荙,音变成裙带菜。裙带菜分淡干、咸干两种,是褐藻植物海带科的海草,誉为海中蔬菜。作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海洋藻类食用产品,由于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人们普遍认识、加工并食用。
[0003]裙带菜的加工产品以盐渍裙带菜为主,加工流程一般为选菜

清洗

烫煮
‑ꢀ
冷却

沥水

拌盐

盐渍

二次沥水

叶茎分离

规格处理

分级包装。叶茎分离过程是对盐渍工序结束后的裙带菜进行枯黄叶菜、带有泥沙的菜进行挑选,同时分离开茎叶,便于后续不同规格加工处理。这一分离过程,由于盐渍工序的静态处理过程,虽然盐渍腌好的裙带菜因水分已经沥净而使菜身松爽发颤,但大部分裙带菜依旧处于成团盘绕的状态,为了便于分离及后续规格处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平坦输送的方式进行边输送边挑选分离,但输送带上的裙带菜由于铺摊了一定厚度,团聚在一起并不容易分离,而若将裙带菜铺成薄层,不仅增加了前期操作的麻烦,也延长了分离工序的加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对于盐渍后待进行茎叶分离的裙带菜实现了打散输送,便于挑拣发黄、带沙等不合格裙带菜,同时使茎叶更易进行后续规格分离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包括:
[0007]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一侧设置进料斗,所述输送机构经机架支撑;
[0008]打散机构,经机架支撑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打散装置包括搅散结构和松料结构,搅散结构用于将由进料斗落下的裙带菜进行前期打散、分散,松料结构通过与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反的搅动,实现裙带菜的进一步松料分离;所述搅散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前段,所述松料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后段。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机架包括设于输送带两侧的支撑护板,在支撑护板下方支撑设置支架腿;
[0010]所述搅散结构包括靠近进料斗设置的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均经移动调节结构沿所述支撑护板相对或相向移动,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经所述移动调节结构实现水平间距和高度的同步调节;
[0011]所述松料结构包括环箍,环箍沿输送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环箍经第一驱动电机
驱动周向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均包括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搅拌杆,各搅拌轴的一端与一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各搅拌轴的另一端与一支撑轴承相连;第二驱动电机和支承轴承分别经所述移动调节结构支撑;
[0013]所述移动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支撑护板两侧的第一曲线滑道和第二曲线滑道,第一曲线滑道与第二驱动电机对应设置,第二曲线滑道与支承轴承对应设置;
[0014]第一曲线滑道包括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滑道和下滑道,在上滑道和下滑道内分别设置两第一滑杆,在各第二驱动电机底端固连两第一支撑杆,两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上滑道、下滑道内同侧的两第一滑杆相连;在第二曲线滑道内设置两第二滑杆,在各支承轴承底端支撑设置一第二支撑杆,两第二支撑杆分别与两第二滑杆相连;在支撑护板外侧的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螺接紧固螺栓;
[0015]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分别经上述移动调节结构实现在机架上水平间距和高度的同步调节。
[0016]进一步地,在搅拌轴上沿搅拌轴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若干个柱状搅拌杆组;靠近进料斗一侧的搅拌轴上的柱状搅拌杆组密度大于远离进料斗的另一搅拌轴上的柱状搅拌杆组密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柱状搅拌杆组包括沿搅拌轴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3个搅拌柱。
[0018]进一步地,所述环箍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环箍的另一端与一环箍支撑轴承相连,第一驱动电机和环箍支撑轴承均经杆体支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0019]进一步地,环箍为方形环箍,方形环箍在竖直状态下与输送带的竖直间距至多为5cm。
[0020]进一步地,在搅散结构和松料结构之间的支撑护板外侧还设置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用于暂存分拣的输送带上的不合格裙带菜。
[0021]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箱靠近松料结构一侧设置。
[0022]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电机与环箍支承轴承之间、第二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均设置减速机。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通过在输送带外的机架上支撑设置前段搅散结构和和后段松料结构,能够对前工序处理的盐渍后裙带菜实现打散,避免团聚缠绕,使得裙带菜在向后输送过程中进一步展开、松散,利于操作人员对内部发黄、带沙或腐烂裙带菜进行及时挑拣。通过将搅散结构设计为两水平间距和竖直高度灵活可调节的搅拌轴结构,能够根据输送带前段的裙带菜进料进行适度调整,如进料量较多时可缩短两搅拌轴水平间距、并提升搅拌轴的竖直高度,进料量有限时,则按相反的趋势进行搅拌轴的调节。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搅拌杆,并使两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分布密度产生区别,各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存在位置上的交叉分散,能够实现两者的辅助配合,提升分散效果。上述搅拌轴的水平、竖直距离的调节所采用的移动调节结构,通过第一曲线滑道、第二曲线滑道内的第一、第二滑杆的滑动调节,方便调整,第一、第二滑杆采用紧固螺栓形式固定于支撑护板外侧,调节灵活。通过在输送带后段设置松料结构,具体采用转动式的环箍扬料,能够一定程度上延缓输送带后段的输料速度,增加了裙带菜在输送带后段的停留时间,尤其此处环箍的设置,能够
对前段打散的裙带菜实现进一步缓和的整体搅动、下落,使后续规格处理工序的茎叶分离更加容易分开,提升了后面工序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输送带、2进料斗、3机架、4输送带驱动电机、5支撑护板、6 支架腿、7第一搅散件、8第二搅散件、9移动调节结构、91第一曲线滑道、911上滑道、912下滑道、913第一滑杆、914第二滑杆、915紧固螺栓、92第二曲线滑道、10环箍、100搅拌轴、101搅拌杆、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3支承轴承、14第一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6环箍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一侧设置进料斗,所述输送机构经机架支撑;打散机构,经机架支撑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打散装置包括搅散结构和松料结构,搅散结构用于将由进料斗落下的裙带菜进行前期打散、分散,松料结构通过与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反的搅动,实现裙带菜的进一步松料分离;所述搅散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前段,所述松料结构设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后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机架包括设于输送带两侧的支撑护板,在支撑护板下方支撑设置支架腿;所述搅散结构包括靠近进料斗设置的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均经移动调节结构沿所述支撑护板相对或相向移动,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经所述移动调节结构实现水平间距和高度的同步调节;所述松料结构包括环箍,环箍沿输送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环箍经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周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裙带菜加工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散件和第二搅散件均包括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搅拌杆,各搅拌轴的一端与一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各搅拌轴的另一端与一支撑轴承相连;第二驱动电机和支承轴承分别经所述移动调节结构支撑;所述移动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支撑护板两侧的第一曲线滑道和第二曲线滑道,第一曲线滑道与第二驱动电机对应设置,第二曲线滑道与支承轴承对应设置;第一曲线滑道包括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滑道和下滑道,在上滑道和下滑道内分别设置两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远孙向阳毕华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润蔚蓝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