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97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输送有煤炭和矸石的混合物;分流装置,分流装置架设在传送装置上方,分流装置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分流输送;视觉识别装置,视觉识别装置架设在传送装置上方,视觉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煤炭和矸石;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设于传送装置的一侧,工业机器人用于将一部分矸石抓取至料箱;矸石剔除装置,矸石剔除装置设于传送装置的末端,传送装置用于将另一部分矸石从煤炭中剔除;分流装置、视觉识别装置、工业机器人和矸石剔除装置沿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工业机器人和矸石剔除装置对矸石和煤炭进行两次分选,提高了分选效果,同时提高了分选效率。选效率。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选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在井下运输过程中常伴有较多矸石和杂质,特别是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入部分矸石,采出的原煤必须经过煤和矸石的分选,剔除煤中的矸石是分选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地面选煤厂现有的传统选矸方式包括重介洗选、浮选、跳汰以及人工的方式,存在分选效率低、设备成本高、作业环境差等问题,特别是大块矸石(块度>200mm)的分拣工作往往是通过人工剔除的方式。人工选矸存在劳动强度大,噪声污染,粉尘吸入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人身心健康,且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人工选矸效率低下,矸石分拣率受到岗位工人素质、作业管理水平等主观人为因素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该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具有对煤和矸石进行连续自动筛选,分选效率较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100),所述传送装置(100)上输送有煤炭和矸石的混合物;分流装置(200),所述分流装置(200)架设在所述传送装置(100)上方,所述分流装置(200)用于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分流输送;视觉识别装置(300),所述视觉识别装置(300)架设在所述传送装置(100)上方,所述视觉识别装置(300)用于识别所述煤炭和所述矸石;工业机器人(400),所述工业机器人(400)设于所述传送装置(100)的一侧,所述工业机器人(400)用于将一部分所述矸石抓取至料箱(500);矸石剔除装置(600),所述矸石剔除装置(600)设于所述传送装置(100)的末端,所述传送装置(100)用于将另一部分所述矸石从所述煤炭中剔除;所述分流装置(200)、所述视觉识别装置(300)、所述工业机器人(400)和所述矸石剔除装置(600)沿所述传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00)包括:龙门架(201),所述龙门架(201)架设在所述传送装置(100)上,所述龙门架(201)的上部与所述传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垂直;多个竖直杆(202),多个所述竖直杆(202)设在所述龙门架(201)上,所述竖直杆(202)可沿所述龙门架(201)的上部往复运动;多个分流块(203),多个所述分流块(203)与多个所述竖直杆(202)一一对应,所述分流块(203)固定设在所述竖直杆(202)的下端,所述分流块(203)为截面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棱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100),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平面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300)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矸石剔除装置(600)包括:底座(1);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与所述底座(1)的一侧铰接,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底座(1)之间角度可调,所述安装座(2)的另一侧具有下落的煤炭和矸石;多个接料单元(4),多个所述接料单元(4)设于所述安装座(2)的上方,多个所述接料单元(4)沿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依次排列布置,所述接料单元(4)上具有可活动的接料板(44),所述接料板(44)延伸出所述安装座(2)的另一侧,以接住下落的矸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矸石自动化连续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安装座(2)之间设有支撑杆(21)和调节座(22),所述调节座(2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调节座(22)上设有可活动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接料板(44)的活动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铰接,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上开设有角度调节孔(31),所述角度调节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袁浩潘祥生任书文沈科霍振龙陈晓晶周李兵季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